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感怀伏羲功绩 传承中华文明——2024(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抢“鲜”看

 2024/06/20/ 07:5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张文都

感怀伏羲功绩 传承中华文明

——2024(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抢“鲜”看

“羲皇故里”天水装扮一新,迎接这场祭拜始祖的文化活动。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瞿娟 摄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文都

  黄钟大吕颂羲皇,同心同德谱华章。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4(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于6月21日(夏至日)在天水伏羲广场隆重举行。届时,随着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奏响慎终追远、继往开来的黄钟大吕,前来祭拜人文始祖伏羲的世界各地中华儿女将齐聚羲皇故里,以太牢、鲜花、雅乐之仪和虔敬之心,致祭伏羲,感怀伏羲功绩,传承中华文明,表达对共同先祖伏羲的虔诚和敬仰,以及期盼九州太平、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重要平台

近日,天水伏羲城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绽放。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瞿娟 摄

  伏羲是中华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创画八卦、教民渔猎、初创书契、制定历法、始制嫁娶,开启了人类文明先河,点燃了中华文明薪火,中华民族从此告别野蛮蒙昧、迈入文明时代。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蕴涵着穷究天地的探索精神、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放包容的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精神标识和情感纽带,是凝聚全球中华儿女的重要文化基因。

  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1988年,天水市政府正式举办公祭伏羲大典。自2005年起,公祭伏羲大典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13年开始,公祭伏羲大典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2014年起,每年与台湾同时举办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公祭伏羲大典作为甘肃省保留举办的重要节庆活动,已成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重要平台、甘肃独具特色的靓丽文化名片。

  6项仪程七个特色追思人文始祖

庄严雄伟的伏羲庙,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文都 摄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举办好公祭伏羲大典,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凝聚复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祭伏羲大典筹备工作,将其摆在今年全省打造的“八个一”文化品牌首位,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天水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高水平谋划、高标准筹备、高效率推进,全力做好大典仪式准备、重要来宾邀请、海峡两岸共祭、环境氛围营造、接待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目前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据了解,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追思中华人文始祖创世功绩,感悟伟大祖先创造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公祭伏羲大典计划邀请嘉宾500人,新增甘肃积石山抗震救灾方面优秀代表。台湾地区活动由台湾知名人士主祭,台湾各界代表参祭。同时,搭建网上祭祖平台。

  大典共6项仪程,全体肃立、起乐,击鼓鸣钟,恭读祭文,鞠躬敬祭,乐舞告祭,敬献花篮、谒庙拜祖。活动期间,将同步举行伏羲文化论坛、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卦台山民间祭祀伏羲典礼、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羲皇故里寻根祭祖行。

  据悉,在借鉴往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更加突出“主题鲜明、仪式庄重、参祭广泛、交流深入、活动丰富、服务精细、氛围浓厚”七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大典主题更加鲜明。今年公祭伏羲大典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宗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追思中华人文始祖创世功绩,感悟伟大祖先创造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祭祀仪式更加庄重。今年公祭伏羲大典有6项仪程,6月21日上午9时50分,由主持人邀请前来参祭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宣布公祭伏羲大典开始。第一项,全体肃立、起乐;第二项,击鼓鸣钟;第三项,恭读祭文;第四项,鞠躬敬祭;第五项,乐舞告祭;第六项,敬献花篮、谒庙拜祖。同时,今年现场参加公祭大典的嘉宾继续保持站立,表达对中华人文始祖的敬仰之情。

  三是参祭代表更加广泛。今年公祭伏羲大典计划邀请嘉宾500人,按照“知名度高、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的原则,主要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国家主办部委、省四大班子及省军区领导,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代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全国各界知名人士代表等16个方面,其中新增了甘肃省积石山抗震救灾方面优秀代表。

  四是两岸交流更加深入。今年将第11次与台湾地区同日同时举行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台湾地区活动场地定在新北市,由台湾知名人士主祭,台湾各界代表参祭。同时,继续邀请台湾地区知名人士、工商界代表、青少年代表前来天水寻根祭祖,部分受邀代表还将参加伏羲文化论坛等活动,两岸共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五是节会活动更加丰富。为认真落实省委书记胡昌升同志赴天水调研时提出的将天水打造成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新要求,持续扩大伏羲文化影响力,积极构建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天水市精心筹划今年节会期间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伏羲文化论坛”、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卦台山民间祭祀伏羲典礼、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羲皇故里寻根祭祖行、全省文旅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活动,活动内容较往年更加丰富、主题更加突出、社会参与面更广。

  六是接待服务更加精细。按照“统筹安排、分工负责、热情接待、周到服务”的原则,天水市坚持“节约、务实、创新”的理念,细化接待方案,确定专人专班,对重要宾客“一对一”全程服务,全力做好食宿接待、活动安排、交通保障等工作,确保接待服务热情、细致、周到,力争让所有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七是宣传氛围更加浓厚。紧扣公祭伏羲大典主题,搭建网上祭祖平台广泛宣传,邀请国家主流媒体、港澳台重要媒体采访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甘肃卫视、台湾中视现场直播公祭伏羲大典盛况。大典结束后,组织媒体深入县区实地采访,全面展示新时代天水改革发展成就,全方位扩大天水知名度和影响力。

  独特的地域文化品牌闪亮夺目

华夏古迹,天水卦台山(画卦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文都 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以来,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相关话题网络播放量超过400亿次,天水累计接待游客1338.2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76.9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5.7%、36.5%,拉动全市GDP增长2个百分点,产生了“一业兴、百业旺”的巨大带动效应。围绕伏羲公祭大典,天水市持续组织开展各类展示展演活动,全力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天一生水·天水诗会”等活动。大典期间,将举办甘肃省文旅招商推介活动、“甘肃省特色文创非遗市集”,深度挖掘伏羲始祖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创新研发文创产品,建设特色文创非遗“一条街”,打响天水文创品牌。推进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天水千古秀》、秦腔音乐剧《麦积圣歌》、大型舞剧《一画开天》、大型户外情景体验剧《梦回天水》持续演出,助力文旅市场长红常旺。

  伏羲文化论坛作为研究阐释和传承弘扬伏羲始祖文化的重要学术平台、重要文化阵地,也是公祭伏羲大典的重要组成项目,本届论坛以“弘扬伏羲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设开幕式和主旨发言、研讨交流三个环节,将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20余位台湾人士参加。今年,天水市将通过举办伏羲文化论坛,着力开展伏羲文化系统研究阐释、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胜地等方面深化对伏羲文化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推介,打造独特的地域文化品牌,推动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同时,围绕伏羲公祭大典,天水市在扩大文旅知晓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方面,将丰富文化供给、提升旅游体验和服务质效、放大宣传效应,以“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与持续长红探索的方法经验、塑造的城市形象、形成的广泛影响为基础,组织和邀请各级新闻媒体、网红主播制作播发各类宣传产品,集中展示天水历史、文化、美景、美食,把“千山万水就爱天水”打造成金字招牌,全力为“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奏响国内宣推大声量、闯开国际宣推新局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