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强化担当 科学应对 未雨绸缪——甘肃省河西五市积极作为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2024/06/27/ 08:1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董文龙 金奉乾 谢晓玲 侯洪建 于晓明 徐俊勇

强化担当 科学应对 未雨绸缪

——我省河西五市积极作为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去年冬季(2023年12月1日)以来,我省河西地区平均气温4.5℃,较常年同期偏高1.5℃;平均降水量67.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4%,其中酒泉市偏少52%,张掖市、武威市、金昌市分别偏多17.3%、30.6%、47.8%,降水分布不均匀特征明显,防汛抗旱形势较为严峻。

  防汛抗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河西五市干部群众积极行动,全面加强灾害防范应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强化担当 确保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

  武威市按照防汛“四级包抓”分级管理负责机制,压实防汛责任,组织修订全市水库、水电站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实施灾害“周研判周落实周报告”机制,健全完善预警发布机制,完善全市小流域暴雨洪水灾害上下游预警联动机制,健全部门信息共享、灾害风险排查、水库防洪调度通报机制。加强救援物资储备,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准备,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金昌市近期召开防汛抗旱减灾专题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坚决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松懈情绪,把各项防御准备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和风险预警研判,建立健全责任明确、统筹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坚持主动作为、主动出击,持续做好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全力杜绝险情发生。

  酒泉市印发了《酒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处置手册(试行)》,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防汛职责。建立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落实市县乡三级“叫应叫醒”负责人862人,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叫应”到责任人。针对各类水库调度运行、河道安全行洪、险工险段应急抢险管理,酒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与各县(市、区)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各类责任人771人,压实汛期值守、巡坝查险、险情抢护工作职责。

  科学应对 最大限度减轻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入夏以来,山丹县17.6万亩小麦进入生长关键期,该县采取覆膜滴灌、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调配灌溉用水等多种措施破解持续干旱少雨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小麦拔节扬穗,稳产增产。

  据了解,今年春耕伊始,山丹县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推广干播湿出、浅埋滴灌、膜下滴灌等绿色高效节水技术,合理布局农业种植结构。

  为实现水资源高效节约,嘉峪关市实地摸排农田灌溉情况,建立农业节水数据台账。通过加强与气象、水文水务等部门的水情会商研判,密切监测水情、旱情、雨情变化,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垄膜沟灌,瓜类垄膜沟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力争取得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瓜州县投资2.25亿元,组织实施调蓄水库、河道治理、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通过加大水库调度水量、清淤工程,科学确定配水时间和灌溉轮次,及时采取“以井补河”措施有效补充灌溉用水,缓解用水高峰期供需矛盾,全县灌溉工作平稳有序,目前暂未出现明显旱情。农村饮水工程运行平稳,可保障夏秋用水高峰期人畜用水需求。

  未雨绸缪 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应急准备工作

  今年以来,酒泉市气象部门共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雪)24次,发射火箭弹154枚,影响面积0.58万平方公里。6月20日,在肃州区瓷窑口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增雨量达23%,对肃州区沿山缓解农业旱情起到积极作用。

  入汛后,酒泉市共派出防汛检查工作组66个,检查85座大中小型水库及塘坝、94处沟道,整治隐患58条,落实完成清障任务7.36公里,各河道洪道行洪基本畅通。组织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山洪灾害防御、超标洪水防御等应急演练93场。

  张掖市密切关注水情、雨情、汛情变化,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汛备汛打足“提前量”。紧盯山体、水库、道路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隐患点,及时做好除险加固、维护检修等工作。

  嘉峪关市紧盯山洪沟道卡口易灾段落、桥梁涵洞低洼易涝区、水库枢纽设施等以往汛情险情易发多发区域、重点部位,开展不定期巡查52次。开展汛期隐患排查巡查75次,清理河道12次,疏通道桥卡口排水设施14次,精准发力全面提高灾害防御水平。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现场确认交办,限时整改到位,坚决把汛期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记者 董文龙 金奉乾 谢晓玲 侯洪建 于晓明 徐俊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