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滚滚向前。(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通讯员 陈佳
风吹麦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
眼下正值夏收夏种农事好时节。走进康县大堡镇东岳山片区的麦田里,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滚滚向前,金色的麦粒从舱门倾泻而下。
“往年收割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耗时,今年种了十几亩小麦,请了村里的农机服务队,不仅省时省力,还不耽误夏种。”大堡镇街道村村民袁备强说。
袁备强口中的农机服务队是大堡镇开展“三个共同”促振兴机制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推行以来,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的一支服务当地耕作的农机队伍,向村民提供耕、种、收等社会化服务。
“我们成立的农机服务队,承包到人、服务为主,由专业机手为缺劳力的农户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在为群众减轻负担的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街道村党支部书记、农机服务队队长侯三影介绍。
近年来,康县立足实际,通过党建引领,整合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延长小麦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支部有作为、土地提效益、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在康县平洛镇团庄村小麦加工厂门口,阵阵麦香扑鼻而来。近10万斤小麦喜获丰收,正在陆续进仓。
“今年我们村预计收获160亩小麦,属于稳产增收。”团庄村党支部书记龙义平说,“收获的小麦还将通过村里的合作社加工成面粉和挂面。”
平洛镇积极搭平台、探路径,组建由村“两委”控股、吸收农户参股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同时,利用闲置场地,建成磨面坊和手工挂面加工厂,打造了团庄潘林面粉及团庄手工挂面等特色品牌,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小麦全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今年预计合作社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8.5万元收入,让农户户均增收1800元。”龙义平笑着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3年07月27日2023美丽乡村国际论坛在陇南市康县举行,任振鹤出席并致辞 邓小刚作主旨演讲
- 2023年06月17日陈得信在康县调研时强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2023年02月03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组织书记专访】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谱写美丽富民崭新篇章——访康县县委书记张书怀
- 2022年08月16日【一把手谈落实】以奋进姿态打造“文旅名县”——访康县县委书记张书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