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吴东泽
“这台机器的极限作业温度是多少?”在静宁县的一片苹果林里,田选宾正忙着测试防霜防冻设备,以应对近期的降温和可能到来的极端天气。在他心里,苹果的事不能有侥幸和马虎。
田选宾与苹果的缘分,得从10年前说起。
2014年的春节,回家过年的田选宾看到家乡满山遍野的苹果卖不上好价钱,决定回到这片养育他的土地。
10年过去了,田选宾已经成为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些年,他在静宁率先推广先进的矮砧密植种植模式,建设物流产业园,推动静宁苹果走向全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进新技术让更多农民受益,和数10万果农共享苹果带来的甜蜜生活。今年,田选宾获得第28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他说:“这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田选宾(左一)与果农进行交流。(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静宁是苹果之乡,很多农户都在种苹果,但陈旧老化的种植模式,制约了苹果产业的发展。
“当时的果农很累但产量很低,我想找找有没有能提高效率的办法。”为了打开眼界,田选宾花了半年时间,率领团队先后赴国内外多地实地考察。经过充分筹备,2015年,田选宾在静宁靳寺村建设了500亩矮砧密植现代有机苹果示范园。
田选宾介绍说,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矮砧苹果省肥、省水、省地、省人力。以前一亩地最好的情况也就产4000斤苹果,矮砧密植后能有七、八千斤,果树挂果也从以往的六年加快到三年。“普通农民很难接触到新技术、请到相关的专家,我们企业有这个能力,应该为家乡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一些贡献。”他说。
田选宾和他的团队在静宁县推广这一技术。截至目前,田选宾已建成5000亩矮砧密植生态苹果种植基地,全县苹果矮化密植园面积达10万亩。
2017年,田选宾还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建成占地800亩的“甘肃省国家苹果种苗繁育基地”,引进国内外10余个名优特新品种,培育了不同类型的优质矮化苗木。
在苹果种植的路上,田选宾在种植技术上示范引领,带领果农学习施肥、套袋、拉枝、修剪、采摘等新技术,一起走上致富路。

田选宾(右二)修剪果树枝干。
苹果不仅要种得好,而且还要卖得好。为了让果农辛勤种植的苹果能卖上好价格,田选宾成立了德美地缘电商中心,进一步提升和扩大静宁苹果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此外,为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体系,田选宾投资建设了集电子商务、温室育苗、品种研发、科技推广、果品储藏、冷链物流、运输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园,帮助更多的果品企业、果农获得更大收益。
工作之余,田选宾也把精力放在对农村儿童的关爱上。
他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把他们组织起来辅导作业、做游戏。田选宾还开展了“爱心助栋梁,共圆苹果梦”助学计划,为家庭困难的学子提供生活费补助,减轻他们家庭的负担,截至目前资助金额达160万余元。
“我自小在黄土高原长大,是家乡的这片热土养育了我。现在,能够通过推广新模式、探索新技术,延长苹果产业链,让静宁苹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田选宾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5月30日创新种植技术 共享甜蜜生活——记第二十八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田选宾
- 2024年05月28日罗盘:培好育强“油菜芯” 打好种业“翻身仗”——23年培育出9个油菜新品种 累计推广种植超过500万亩
- 2024年04月12日【图片新闻】成县:蔬菜种植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压舱石
- 2024年04月04日【图片新闻】游客在张掖市甘州区靖安乡草莓庄园现代高效农业种植大棚内采摘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