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阳光温暖千家万户
——平凉市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
2024年6月1日,平凉市民政局组织结对干部到平凉市儿童福利院与孩子们共度儿童节。
2023年12月,平凉市民政局干部为结对孤儿过生日。
崇信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新窑镇卫生院工作人员走访新窑镇新窑村分散特困家庭。
共青团平凉市委在静宁县红寺镇甘湾村为困难家庭的孩子发放爱心温暖包。
泾川县妇联和阳光义工协会邀请家庭教育讲师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讲课。
共青团崆峒区委、区文联、蓝天助学、王者工贸、少年新闻学院走进草峰镇余寨小学开展助学关爱公益活动。
田丽媛
“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随时和我们说,我们尽最大努力解决”“有事随时打电话,我都在”……
一句句简单话语,饱含深情与关爱;一项项具体帮扶工作,宛如暖阳温暖千家万户。
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平凉市紧紧围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目标任务,扎实开展爱心扶孤、爱心助残、爱心济困行动,推动这项民生工程见行见效,让爱的暖流在平凉大地上涌动。
全面部署 迅速落实
精心谋划、行动迅速,是平凉开展关爱行动的鲜明特点。
根据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动员大会的部署,平凉市委常委会将结对关爱工作列入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与“三抓三促”行动、主动创稳等重点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平凉市率先组织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市县两级聚焦需要帮扶、需要关爱的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等重点人群多次入户调查,全方位摸排,准确核查界定关爱对象,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随后,平凉召开全市“结对帮扶·爱心平凉”工程建设动员大会,成立平凉市结对关爱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与此同时,制定印发《平凉市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行动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关爱内容、推进时限、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确要求,提出每个干部每年通过解决困难问题、协调落实政策等方式为关爱对象办1件实事,引导各级干部心贴心、实打实开展帮扶。
平凉市级干部率先行动,纷纷从机关走向基层,从城市走向农村,与关爱对象面对面交流谈心、心贴心认亲结亲,详细了解关爱对象家庭生活情况和面临的困难问题,全力以赴纾困解难。各级各部门单位精心组织,走亲访亲,用心用情用力解难题,全市上下掀起结对关爱的热潮。
平凉市、县、乡三级联动,反复摸底困难群众对象和结对干部信息,按照“有需尽帮”的原则,迅速科学有序地“一对一”匹配。紧盯特殊困难群众生活、上学、看病、就业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结合部门单位职责、干部实际,“一人一策”提出结对方案和帮扶措施。干部主动对接联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供养人员等关爱对象,2023年5月25日前,全市22427名关爱对象与20518名结对干部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确保特殊困难群体全面覆盖。
活动开展以来,平凉市各级帮扶干部累计开展走访探视9.58万人次,联系交流13.62万人次,解决实际困难11052个,帮办实事17030件,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428.46万元。
凝聚合力 各方共建
“最近孩子身体如何?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解决?”近日,平凉市崆峒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峡门乡吴坡村村民摆某家入户走访。
摆某的孩子3岁多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夫妻俩倾尽全力为孩子治疗。崆峒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在了解摆某一家的实际情况后,按照政策先后为其申请了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补贴,帮助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如今,在结对干部的关心关爱下,在夫妻俩的精心照顾下,孩子身体慢慢恢复,生活开始步入正轨。
伴随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的开展,平凉市各级各部门在完成本单位本系统结对关爱任务的同时,各尽所长、各显其能,帮扶关爱之路越走越宽——
民政部门强化低保扩围增效,加大救助力度,为低保特困对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残疾人、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救助补助资金15.23亿元;
医保部门有效化解因病致贫风险,为27.47万人次低收入人口报销住院医疗费用10.76亿元,为27.25万人次低收入人口落实直接医疗救助2.68亿元,落实依申请医疗救助10194人次5877.14万元;
住建部门向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等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664户,实施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三类重点对象抗震设防改造35户,兑付资金76.64万元;
教育部门落实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资金6478.04万元,落实义务教育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3615.08万元,入学安置适龄残疾少年儿童1631名;
残联开展上门评残服务197次2521人,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062.5万元,为631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及手术,为636名残疾儿童适配辅具;
人社部门举办残疾人种植养殖、手工制作培训359人次,为残疾人募集就业岗位594个,为11.04万特困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1067.46万元;
卫健部门落实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16.8万人次,其中农村低保人口4.97万人次,特困人口3909人次,其他人群12.79万人次;
公安部门为32名无户口人员落户登记,破获拐卖妇女儿童积案15起,打击拐卖团伙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帮助33名妇女、21名儿童实现家庭团圆;
……
平凉市还重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社会组织80个,结对特殊困难群众249人,动员其他慈善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为特殊困难群体送温暖、献爱心3700多人次。
同时,平凉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与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对接,提供多样化爱心服务。动员全市民营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慈善组织、商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结对帮扶,累计捐款19.7万元,捐助爱心物资价值35.2万元,营造了全社会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
创新机制 真帮实扶
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平凉市探索建立“四个一对一”工作法,精细化推动爱心甘肃建设走深走实:
针对有学习方面需求的1474名孤儿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教育部门择优选派1432名教师,利用课余和节假日,为关爱对象讲解课本、辅导作业,帮助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有医疗康复需求的6717名关爱对象,卫健部门选派1859名医护人员,为关爱对象提供医疗建议、康复指导、送医陪护等服务。帮助解决求医问药、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困难。
针对有心理抚慰需求的569名关爱对象,卫健和民政部门组织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专业人员320名,为关爱对象提供关爱服务,帮助化解心理危机、消除心理障碍、增强生活信心。
针对5741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由乡镇(街道)负责组织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等基层工作人员4818名,每周上门走访探视,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动态了解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饮食、起居等生活状况。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平凉各县(市、区)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积极探索实践,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结对帮扶·爱心平凉”工程建设走深走实——
静宁县率先创新开展送教助学“一对一”、送医助残“一对一”、送爱助困“一对一”活动,并依托县慈善协会设立“爱心静宁”基金,号召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款,为“结对帮扶·爱心静宁”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撑;
崆峒区聚焦“孤有所养、心有所慰、难有所帮、学有所教”目标,探索创新“五项工作”“三项行动”“三项机制”“四个到位”的“5334”工作模式,引导全区党员干部一对一走访、心贴心交流、实打实帮扶;
华亭市创新推出成立一个机构、完善两张清单、开展三项行动、建立四种机制的“四步工作法”,用心用情结对帮扶;
泾川县针对三类关爱对象的不同需求,创新提出了“家庭医生送健康”“志愿服务送温暖”“润泽心灵助成长”三项主题实践活动,为结对关爱行动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抓手……
按照“结对干部每年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与关爱对象联系交流不少于4次,到关爱对象家庭或所在机构实地走访探视不少于2次,每年通过解决困难问题、协调落实政策等方式为关爱对象帮办不少于1件实事”的工作要求,平凉市各级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开展联系交流、走访探视、政策落实等关爱任务。
为确保“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平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结对干部或关爱对象出现变更的,及时进行调整,每月15日进行系统录入,确保结对帮扶无遗漏。实行督导调度机制,工作专班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各单位结对关爱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调度,做到月报告、季调度、年总结。
涓涓细流汇成河,滴滴关爱暖人心。通过开展结对关爱、结对帮扶,平凉市上下处处激荡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孤有人扶、残有人助、困有人帮的社会风气已然成型。今后,平凉市将进一步加大关心关爱力度,落实具体帮扶举措,切实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06日金昌金川区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
- 2024年06月11日【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定西:结对帮扶让爱有“声”
- 2024年05月09日【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灵台:结对帮扶见真情暖人心
- 2024年05月21日【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定西:结对关爱情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