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文化】寻根西汉水(2) 秦人先祖为何在此一步步崛起?

 2024/07/03/ 08:59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刘小雷

寻根西汉水(2)

秦人先祖为何在此一步步崛起?

礼县大堡子山西垂陵区。

古画《非子牧马》。

西汉水略阳段的秀美风光。

  西汉水是流经陇南的一条重要河流,也是一条绵延曲折的历史长河,它是嘉陵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也是嘉陵江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南部齐寿山(古名嶓冢山),流经天水市秦州区后,在礼县折转向南,又急转向东,然后进入西和县、康县、成县,在陕西省略阳县注入嘉陵江,全长279公里,流域面积近万平方公里。

  文明的起源与文化的传播,往往与自然地理息息相关。西汉水流域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既有横贯全流域的伏羲文化带,往后还有周秦文化的基因,又有中原文化、羌氐文化的影响,还有巴蜀文化的成分。是滋润培育华夏文明根基的母亲河之一。

  1.秦人发祥地

  早在2004年,由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西北大学、甘肃考古所、陕西考古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西汉水上游地段的山山峁峁、沟沟川川进行了考古调查。他们发现西汉水上游有近200处的遗址,包含了各个时代的文化。其中,仰韶时代文化遗址61处,龙山时代文化遗址51处,寺洼时代文化遗址25处,常山时代文化遗址18处,周秦时代文化遗址37处……

  将视角从西汉水上游延伸到它的中下游犀牛江流域、徽县境内的嘉陵江流域,向北回溯到渭河流域,再向南扩展到白龙江、白水江流域,我们就会看到,仰韶文化早期遗址不仅在渭河上游有发现,而且在嘉陵江流域的西汉水上游、白龙江下游的武都大李家坪也有发现。仰韶文化中期遗址在西汉水上游发现17处,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中下游的北峪河谷页发现多处,这说明仰韶文化早期至中期人类活动自北而南,已经由西汉水流域进入白龙江中下游地区。

  白龙江流域受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同时影响的农业文化还沿白龙江、白水江谷地传播,东到陕西汉水流域, 南达川北岷江流域。

  在陇南山地的诸多河谷地带发现、出土的大量彩陶,以及其他文物不断证明,西汉水流域在陇南古人类文化的传播中,正属于居中薪火相传的关键节点。

  更为后世瞩目的是西汉水流域曾是秦人的家园,先秦从戍边、养马、授封,到壮大、富强、发达,再到迁都、东进、称雄,最后由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大帝国,西汉水功不可没。因此,将西汉水上游流域称为“秦人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渊源,秦人最后统一全国的摇篮”一点也不为过。

  2.嬴族和秦岭

  说到秦人的崛起,还要再说到一个地理名词:西秦岭。

  秦岭在古书中称南山,《诗经》中就有“节彼南山”之句。而秦岭一词,则是始见于《史记》,其中有“秦岭天下之大阻也”的说法。

  秦岭山脉入陇南境内后,其走向为西北-东南,这段徽县以西的秦岭,便是人们通常说的西秦岭。它的主要山体有凤岭、迭山、岷山等,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

  秦岭这一名称的出现和大秦王朝有着密切关联。

  如果说西汉水流淌着秦人的血脉,那么西秦岭便构建了秦人的筋骨,然而令人惊奇的却是秦人不是西汉水流域的原住民。

  文化学者、诗人王若冰经过研究认为,按照《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最初生活在东海之滨,属于东夷人的一支,在商王朝时期备受器重。秦人先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太阳崇拜部族。

  从远古时代的尧帝时期开始,生活在山东半岛的秦人先祖——嬴族,就追随着太阳西行的足迹踏上了漫长的西迁之路。商末周初,作为殷商重臣和盟友的秦人先祖沦落为周人奴隶,从大海之滨举族迁徙到西汉水上游的西秦岭地区,在西北游牧部族团团包围中开始了与狼共舞,披荆斩棘的艰难生活。

  秦部族大规模西迁来到西汉水一带,在司马迁《史记》有记载,所言中潏“在西陲保西垂”之由来。商末,周灭商大战,嬴族保卫旧王朝到最后,西周立国后,即被贬为奴隶并废止其嬴姓。

  此时嬴族主要力量都在远离周王朝的西秦岭一带,他们既要应对西部各蛮夷的袭扰,同时又要对付周王朝随时挥来的灭族利剑,不屈不挠地抗争了200余年,秦人的血性自此练就。

  3.西周非子养马

  西周后期,周王朝与北部蛮夷的战争使得战马奇缺,这时才发现多年购买的战马都是来自位于西秦岭废姓绝祀的原嬴族部落,于是周孝王征召部落首领非子来见,非子紧紧抓住了这一缓和与周王朝关系的机会。

  其后为方便战事,周孝王赐汧渭之会于非子继续养马,并准其复用嬴姓,依地名所在称之为嬴秦。秦非子在嬴族中断祭奠先人200年以后,重新获准开始祭奠祖先建宗庙。

  由此可见秦非子在秦部族发展史上,是极为关键的一位首领。

  谁会想到,在迁居西陲的数百年里,秦人和当地游牧部族相处学会的养马本领,将最终改变他们的命运。

  周王室命非子建立国家养马场,来繁殖马匹。非子不负众望,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成千上万匹骏马茁壮成长。

  汧河和渭河一带,草原上万马奔腾,成为周王朝最重要的战马供给地。为表赏赐,周王朝封非子为周的“附庸”,划出一块叫“秦”的方圆五十里的土地,让非子去建立自己的城邑。经历了漫长的黑暗,秦人终于迎来了曙光。

  按照《史记·张仪传》记载,秦马之良,戎兵之中,探前趺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这句话描述的是秦军无数战马奔腾起来,前后蹄间一跃而过,差不多七米远。可见其矫健有力,腾跃如飞。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就是陆战之王,秦军正是凭借这样的优势部队,崛起于西垂。

  但是,最初秦人并不生活在关中地区,他们为何能在西汉水流域一步步崛起?2000多年过去了,许多历史的细节与真相隐藏于远古的迷雾之中。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