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静宁 全民植树增绿 共建美丽家园

 2024/07/10/ 08: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胡继万

静宁 全民植树增绿 共建美丽家园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胡继万

  时下的静宁,山峦叠翠,绿意盎然。

  近年来,静宁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为建设美丽家园增绿添彩。

  今日,绿色已成为静宁县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干群齐心 共建绿色家园

  今春,静宁县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志愿者、群众2000余人在灵芝乡车李村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栽植云杉、油松等常青树种5万株,完成人工造林1000余亩。

  在植树造林现场,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机,向山上运输苗木。

  “无人机运苗木相较人工搬运,费用低效率高,而且苗木土球保存完整。”静宁县造林绿化司桥乡示范点负责人介绍。

  每年春天,静宁县处处都是植树播绿的繁忙景象,广大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山川绿起来、生活环境美起来。“我们齐心合力种下一棵棵树苗,为大地披上‘绿装’。”静宁县林草局干部苏佩说。

  今年以来,静宁县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灵芝、新店、古城、细巷等乡镇实施造林绿化1.18万亩,生态保护退化林修复8807亩。

  多措并举 筑牢生态屏障

  在静宁县城川镇退化林修复示范点,新植的云杉和原有的杏树、刺槐等错落有致。

  静宁县按照针阔混交、高低搭配、立体栽植的模式,使退化林内树种分布均匀。“不同树种搭配栽植,可以提高林地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状况持续好转。”静宁县林草局林业站站长赵茂易说。

  为确保造林质量,静宁县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四项制度”,严把整地、苗木、栽植和浇水“四道关口”,推广土球浸泡、下陷式栽植和注入式浇水“三项技术措施”。

  “我们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跟班作业和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监管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负责技术监督指导的县林草局副局长李五四说。

  静宁县今年加快推进城乡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提升城乡景观绿化品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以高速公路、312线静宁段、静庄公路、静秦公路、八原公路等交通主干线和乡村道路为重点,目前完成道路绿化300公里,栽植云杉、海棠、直柳等绿化苗木15万株。

  绿色打底 绘就幸福画卷

  “这个公园就像一座天然‘氧吧’,在园林工人的呵护下变得越来越好。”家住南河公园附近的居民郭明霞,每天早晚都来南河公园散步。

  2021年建成的南河公园,是静宁县城区绿化管护对象。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其林下休闲空间、森林小径满足了居民休闲游憩、亲子互动等多元化需求。

  静宁县在城区补植苗木20.52万株,其中补植当地较为稀缺的七叶树、法桐等行道树950株。同时安排人员对城区崇德路南河景观带、教育园区广场等绿地进行灌溉,灌溉面积10万平方米,提升城区“颜值”。

  在做好绿化美化的同时,静宁县对城区公园、广场的部分国槐、美人梅、七叶树等50余种树木悬挂标识牌300余块,标注植物的学名、别名、科属等信息。

  “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标识牌二维码,即可了解该植物的原产地、生长习性、花期果期等内容,还有与其相关的诗词歌赋、人文典故等信息。这样既传播了城市园林绿化科普知识,又增加了群众游园观赏的趣味性。”静宁县园林绿化所所长崔锦锋说。

  逐绿而行,久久为功。近年来静宁县共完成人工造林31.88万亩,建设绿色通道2221公里,新增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林业助建新农村151个,建成文屏山和烽台山2个生态公园、悬镜湖湿地等一批重点林业民生项目,截至202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2.85%。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