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雷雅妮 尹黛 景永鹏
临夏禹之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巧红如今想起5月的那一幕,还是心有余悸——83万袋香菇,差一点就烂在棚里了。
位于临夏州积石山县关家川乡的香菇基地去年投入运营时,工人培育了40万袋香菇,乘上了南方夏菇短缺的“东风”,棚里的香菇销售一空,收益可观。
刚刚投产就遇上“开门红”,这让王巧红信心满满。
今年5月初,王巧红又向陇南总公司申请了83万个菌袋,还请来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准备大干一场。
菌袋进棚,最需要的是工人。王巧红在“关家川香菇基地工作群”发送了一则用工启事:“今年香菇预计在5月6日左右进棚,老乡们可以来干活了,工钱每天120元。”
消息发出去1小时,群内只有两三人回复。
工人去哪了?
王巧红按照去年留下的号码,一一拨通询问情况。
“过不去啊,王总,家里修房子正忙呢!”
“我去不成了,自家房子加固维修,得在现场盯着!”
“我不过去了,马上搬进安置房了,要收拾一下!”
……
挂断电话,王巧红眉头紧锁。去年的地震让基地损毁严重,翻修大棚本就推迟了菌棒入棚的时间,工人如果不能及时到岗,就赶不上市场需求,一切都会“打水漂”。
积石山县关家川乡何家村446户群众中,405户房屋因地震受到不同程度损毁。
灾后重建是大事,王巧红一边期盼着老乡尽快搬进新家,一边又为自家香菇无人培育着急上火。
她把自己的焦虑告诉了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在布告栏发布用工消息,还走访了县里参与重建的群众。
原来,重建时,壮劳力都在工地上。香菇企业选工时把年龄限制在45岁以下,自然招不到工。
与王巧红商量后,工人每天的工资提高到160元,取消45周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凡身体健康者都能前去干活。
不出3天,香菇基地招募到30余人,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为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
王巧红说,7月份有两件事让她很高兴,一件是,老乡们的房子维修加固全部完成,再也不会为用工发愁;另一件是,自己基地的第一茬香菇被广西客商全部收购,第二茬幼菇将在月余后破土而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06日临泽:100万棒香菇迎来丰收
- 2024年05月30日【中央媒体看甘肃】高原藏乡,一朵香菇唱响“共富曲”
- 2024年03月20日又有“新市场”!甘肃香菇提取液首次出口马来西亚
- 2023年12月13日和政县大何家村:迈步前进的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