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六业”联动 “四链”融合——《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解读

 2024/07/26/ 15:52 来源:兰州新区报 记者 姜波

“六业”联动 “四链”融合

——《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解读

  记者 姜波

  “以新区产业园区为基础,统筹新区及周边地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和企业资源,打造集人才培养、新质生产力培育、创新创业功能于一体的市域产教联合体。”随着《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以下称《方案》)的正式出台,新区有了职教发展新目标:全力打造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发展高地,探索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新区如何打造产教联合体,以下“七问”帮您找到答案。

  一问:如何统筹产教资源制定建设规划?

  《方案》指出,立足新区“三新五化”思路举措和“111”发展目标,全面梳理域内产教资源,整合域内企业合作的院校资源,制定产教联合体建设规划,构建“9642”发展架构(即: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据信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建立健全联合体成员内企业、行业、产业、专业、就业、职业“六业”联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推动联合体内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向纵深发展),将单体合作集约化、规模化、系统化、制度化,引导产教资源紧密对接。

  二问:如何分层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方案》明确,从领导体系层面、治理体系层面、落地实施层面做起。

  领导体系层面:成立新区产教联合体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支持产教联合体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税收等相关政策,构建“管委会领导、理事会推进、委员会负责、行业专家指导、各方民主参与”的治理体系。

  治理体系层面:成立政府、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联合体理事会,负责制定联合体章程、运营管理制度等,实行实体化运作,构建人员聘用及评价、绩效考核、运营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共管的治理模式。

  落地实施层面:产教联合体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专家咨询委员会、产教融合委员会、联合创新中心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

  三问:如何构建供需对接资源共建模式?

  《方案》紧抓教学资源、产教融合实践渠道、灵活用人机制三个着力点做文章。

  创建紧跟产业发展的教学资源。健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符合职业岗位需求和数字素养培育要求的课程资源建设机制,校企共同建设一批专业教学资源库和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实训标准,共同开发一批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由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和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牵头,携手联合体高校和企业,紧盯新区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共建专业30个,共研人才培养方案50套。

  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紧跟新区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国家级石油炼制技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兰石集团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等平台资源,建设集教学、培训、中试、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鼓励学校、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方式共建一批实践中心,面向社会开展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科学普及、技能竞赛等服务。

  优化互聘融通的灵活用人机制。实行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灵活用人机制,支持产教联合体内职业院校聘请成员单位的陇原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技术技能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术研发等工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企业进行科研交流和实践锻炼,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占比70%以上)。支持产教联合体内企业聘请成员学校专业团队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工艺革新、流程再造及制度建设等工作,设立“教师实践流动站”20个。

  四问:如何拓展产教互促服务发展方式?

  《方案》给出四种方式——

  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政府搭台、多元参与、市场驱动,制定产教联合体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在联合体内联合院校、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共建重点实验室、创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同时,服务新区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三年内形成在智能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共同研发申请知识产权200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0项。

  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依托联合体院校资源,发挥行业专业优势,搭建职业教育培训平台,联合新区党群部、科技局、农水局、民政司法和社保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面向企业员工、产业工人、高素质农民“靶向式”“菜单化”开展培训。发挥职教园区职业技能培训实训中心和各院校实训基地资源优势,为新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职工技能培训,每年开展培训不少于20000人次。

  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发挥联合体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科技和服务机构作用,促进科技要素交流与融合,推动技术成果在“兰白试验区”“兰西城市群”等转化。打造新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提升联合体内人员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协助引进国内外行业学术专家、科学技术带头人,建立新区发展智库,进一步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依托联合体成员单位搭建的省级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建设一批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格局。

  五问:如何建立多元共育人才培养体系?

  《方案》绘出多元共育人才路线图——

  校企共建强技赋能的高水平专业集群。精准围绕新区重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符合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高水平专业集群,加快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建设“院校集群+功能板块”“专业集群+产业链”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打造“陇原工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支持产教联合体院校与龙头企业合作,采取校企“双元育人、工学交替、双重身份、岗位培养、在岗成才”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订单培养、现场工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等项目100个。推动职业院校在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院校建设“技能人才培育培训基地”。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遴选联合体内企业联合本科高校、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实体化运作。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教师顶岗实践和关键应用技术研发等。在联合体内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建设现代产业学院20个,选择3个以上专业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试点。

  六问:如何推动数字赋能智慧治理?

  《方案》明确从搭建一体化智能化应用平台、加强联合体智慧管理系统运用入手,推动数字赋能智慧治理。

  搭建一体化智能化应用平台。搭建人才供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产教联合体内企业岗位需求、学校人才供给、技术产品研发、校企合作项目等信息共享,促进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高度匹配。搭建智慧教育教学平台,在联合体内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虚拟实验室、虚拟教研室,全面提升数字化教学水平。搭建技能学分“数字银行”服务平台,在联合体内试点开展培训学习成果互认、学分互换,以数字赋能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加强联合体智慧管理系统运用。把产教联合体数字治理融入数字新区建设全局,构建高效便捷、安全可靠、按需使用的数据管理运行机制,使数字化、信息化更好驱动联合体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创新。加强多元数据关联分析和深度挖掘应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施项目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监管与评价,充分发挥联合体科技创新优势,布局拓展数字化场景应用,将智慧化成果转化为“数字生活”红利,促进联合体更好凝聚育人合力、促进产业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七问:如何打造职教国际交流合作品牌?

  《方案》树立两大发展方向,即:

  推进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国内重点“走出去”企业和新区综合保税区深度合作,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运营项目,依托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国际合作项目,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标准和教学资源。搭建“留学兰州新区”数字教学平台,鼓励有对外合作办学基础的职业院校联合“走出去”企业、“一带一路”沿线的职业院校共同开发建设国际化职业教育标准和资源。

  打造新区特色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品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依托新区综合保税区和联合体院校国际化合作平台,在海外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海外员工培训中心,推动联合体内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为“走出去”企业和中资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