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绘就山川秀美的现代化甘肃画卷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24/08/05/ 08:23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燕春丽

绘就山川秀美的现代化甘肃画卷

——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8月的和政,翠绿的山峦连绵起伏,层层叠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瞿娟 摄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燕春丽

  8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印发一年来,我省各级各方面在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在新征程上奋力绘就了山川秀美的现代化甘肃画卷。

  一年来,省生态环境厅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空气清洁行动、劣Ⅴ类水体歼灭战、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守牢环境安全底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落实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措施,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20家电厂提前完成履约清缴。指导白银、酒泉和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甘肃民乐工业园区成功申报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白银市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兰州、金昌、敦煌通过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评估。建立第一批23个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库。强化生物安全管理,开展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甘肃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评估,完成羌塘三江源甘肃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地面监测站建设,完成甘肃祁连山典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估。

  省发展改革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协调各市州各部门积极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打造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创新多产业复合型区域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3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至98立方米,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达到9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34%,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12%,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其他指标均大幅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省自然资源厅有效提升关键区域生态质量,持续推进甘南“山水工程”实施,通过护山、保水、治湖、扩林、调田、护草、固沙系统治理,有效提升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累计完成修复面积16.25万公顷。完成全省历史遗留矿山图斑生态破坏调查评价。实施平凉、白银2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预期修复损毁面积2258公顷。2023年以来投入资金3.17亿元,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28个,预期治理损毁土地3048公顷。围绕地质灾害威胁区、河湖管理范围及暴雨山洪灾害受灾区、地震灾害危险区、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推进实施生态及地灾搬迁工作。2022年以来累计搬迁7.86万户28万人。

  省林草局坚持科学绿化,“扩绿”厚植底色,将河西5市20县(区)和东部5市28县纳入两大标志性战役范围,启动实施“三北”工程攻坚战首批开工项目45个。系统谋划西秦岭、陇中陇东地区、祁连山北麓等八个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双重”项目。2023年完成国土绿化任务1343.06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98.13万亩,完成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8.5万亩。坚持生态富民,“兴绿”提质增效,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河西走廊、陇中、陇东、南部秦巴山地4个林下经济发展区。目前,全省林草产业年产值超过700亿元,促进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以林长制为引领,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目标责任,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一体化保护治理。

  省水利厅统筹推进治水兴水升级战,在完善水网规划体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白龙江引水工程可研报告已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意见完成建设方案优化调整,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一期(引大延伸)工程可研报告加快修编,启动了《南水北调西线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强化河湖库问题整治,共排查发现河湖库“四乱”问题212个,完成整改207个。深入开展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建成美丽幸福河湖34条(段、个),创建河流总长度546.45公里、湖泊总面积2.26平方公里。持续推进河湖视频监控建设,新增视频监控岸线长度3343公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