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强省会 促发展】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2024/08/13/ 08:5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魏晓倩

【强省会 促发展】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

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入选全国第七批“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期)”的单位,跻身全国百强化工园区榜单,成为全国范围推广交流的10家化工实训基地之一……近期,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捷报频传。

  自2018年启动建设至今,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以精细化工为主攻方向,形成了以高端医药、高效农药、化工新材料和助剂试剂为特色产品的产业集群,园区产值持续倍速增长,产业规模、产出效率、产品层次快速跃升。

  立足现状 明确“有什么”

  驾车行驶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道路四通八达,厂房井然有序,生产线马力全开。每天,都有各种化工产品从这里运往全球各地。

  兰州康鹏威耳化工有限公司是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最早投产的企业之一。经过几年发展,公司已成功上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日韩市场。

  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类似兰州康鹏威耳化工有限公司的企业不在少数。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众多入孵企业“拎包入驻”,自主创新发展;

  这里,有被应急管理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交流的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实训基地,许多驻区企业在此定向培养操作工;

  这里,是全省唯一一个入选全国第七批“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期)”的单位,园区智慧管理中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智慧化管理。

  “我们坚持高标准推进规划建设、严要求审视落地项目。”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丁垒涛告诉记者,园区以优质齐全的基础配套、生产要素保障,可靠的安全环保、应急救援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如今,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落地兰州新区,在这里发展壮大。

  紧盯发展 明确“靠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入驻,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也吸引了诸多科研创新团队和高层次技术人才加入。

  博士丁飞就是其中之一。

  丁飞所在的北京大学化学院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团队,致力于研发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团队创立公司,于2022年落地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并投产。

  “园区为企业在方方面面提供帮助和支持,有效打通了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到产业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我们研发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已成功应用于转光农膜、荧光防伪等领域。”丁飞说。

  园区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天津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及高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联合攻关精细化工领域堵点难点。目前,已搭建各类创新平台180余个,入驻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柔性引进20多名院士、70多个科研创新团队,吸引全国化工专业博士、教授级高工、硕士等高层次技术人才500余人。

  此外,兰州新区制定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破解化工科技成果转化“断链”难题,促进创新成果在园区落地投产。

  兰州雅本药物创制科技有限公司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开展了首个中试项目。

  “有平台做中试,对企业搞技术创新十分重要。”兰州雅本药物创制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剑告诉记者,此次开展的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中间体的中试,项目还在进行中,就已经吸引了不少地区行业主管单位和企业前来观摩。

  着眼未来 明确“做什么”

  目前,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已累计引入企业200余家,其中500强企业3家,行业龙头及上市公司8家,隐形冠军企业10余家。落地化工产品1000余种,其中打破垄断产品18种,替代进口产品91种,更新换代产品8种,出口产品185种、军工产品5种、“卡脖子”产品9种、国内唯一产品3种。园区规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6%,工业产值年均增长93.4%,成为创新引领、产研融通的科技园区;实体为本、聚链成群的高能园区;数智并举、安全环保的绿色园区。

  在园区产业链全景图上,兰州新区明确了医药、化工新材料、助剂添加剂等9大发展重点。围绕现有的产业基础,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瞄准产业关联群、关键行业群、目标企业群,选定重点区域和重点园区开展招商,有针对性地引入一批企业,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体系。

  “我们将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安全环保、政务服务等各项工作,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贡献力量。”丁垒涛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