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陇南专场实录(文+图)

 2024/09/04/ 10:32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为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宣传,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推动政策落实,省政府新闻办组织举行“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9月4日上午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陇南专场。陇南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荣介绍陇南市的有关情况。出席发布会的还有陇南市营商环境局局长何能雄,陇南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何军,陇南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白建中。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卢莹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举行“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陇南专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陇南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荣先生,请他介绍陇南市的有关情况。和李市长一起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陇南市营商环境局局长何能雄先生,陇南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何军先生,陇南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白建中先生,他们将回答媒体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李荣先生介绍情况。

陇南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荣

  李荣: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金城兰州,介绍陇南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借此机会,我代表陇南市委、市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陇南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建设“三城五地”目标,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全力提升营商环境社会感知度和影响力,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5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排全省第一,连续14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80个,签约资金260.2亿元,同比增长40.79%,新签约项目开工率100%,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增量增速排全省第五,近两年招商引资项目资金到位率排名第三。我们聚力做实“八篇文章”,着力打造八个方面的优良环境。

  一、聚力做实“减”的文章,着力打造惠企便民的政务环境。实现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促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积极推行“办事不求人”和政务快递免费送达,畅通帮办代办“绿色通道”,全面优化“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路”服务,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100%。提升纳税便利化水平,进一步精简资料,减少申报次数,取消证明事项61项,深入推进233项非接触式办税清单,办税时限压缩比例提高到85.09%。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率达到100%,项目交易前端审批时限压缩至1天,审批备案要件缩减为3个,平均开标时间缩短60%,评标时间缩短20%。打造热线12345政务服务“总客服”,推进群众诉求“一线应答”,“陇商通”受理的涉企诉求按期办结率和回访满意率均为100%。陇南市荣获第八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会“新质数治典范”奖。

  二、聚力做实“活”的文章,着力打造高效运行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非禁即入”,推行“一照通办”“一照多址”改革,实现电子营业执照跨行业、跨领域互认互用。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日办结,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30个工作日以内。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在税务、环境保护、建筑施工、食品经营等23个领域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公正监督促进公平竞争。全面取消政府采购履约保证金,严格落实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今年以来全市授予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金额10.79亿元,占政府采购总规模的81%。上半年,全市新增经营主体11350户,增长5.8%,新增规上企业12户,市场活力加快释放。

  三、聚力做实“降”的文章,着力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推行“项目管家”制度,落实重大项目“容缺受理”,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制度;开展“标准地”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全力解决好用地、用能和资金短缺等制约难题;搭建项目审批全链条数据交互平台,实现全流程“不见面”办理,有效降低经营主体办事成本。全面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主动延伸电网投资界面,实现居民企业“一证办电”,城乡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报装实现“零投资”,有效降低经营主体经营负担。深入实施金融“四大工程”,常态化组织“政金企”对接,开展金融优化营商环境、“贷动陇原·惠企利民”、“普惠金融月”等专项行动,提升贷款便利度,夯实金融支撑,今年全市贷款余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截至7月底,各项贷款余额1011.2亿元,同比增长8.2%。市政府连续四年荣获“省长金融奖”。

  四、聚力做实“优”的文章,着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快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细化53项措施,加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设立全省首家“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出台重点产业链联链检察官制度,组建涉及营商环境专业化办案团队,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以“法律监督+检察服务+”模式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扎实推进“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行动,开展法治体检、法企共建,护航企业发展。规范实施企业破产案件审理规程,组建破产案件审判团队,实现市县两级法院全覆盖;指导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探索“自救式”重整新模式,恒康医疗破产重整案被评为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建成“云上共享法庭”数字平台,开展全流程线上诉讼,打造全方位司法服务新模式,获评“全国法院2023年度数字法院典型案例”。

  五、聚力做实“创”的文章,着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深入推进强科技行动,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打造包容的创新环境。开展科技企业培育倍增行动,全市科技型企业数量达317家,其中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69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科技型企业总量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创建陇南市花椒、茶叶、油橄榄、酒业创新联合体,康县、徽县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县。8个县区创建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认定省级科普基地6家、星创天地3个、众创空间1个。加大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平台奖补力度,2023年落实奖补资金722.7万元,今年落实906.6万元。知识产权创造提质增效,全市发明有效专利142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5885件,位列全省第三;“西和半夏”“文县绿茶”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5件,位居全省第一。

  六、聚力做实“融”的文章,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立足“文旅康养强市”,擦亮“南北过渡带,康养陇之南”品牌,做实生态文旅深度融合文章。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27%,优良天数比例居全省第一,被评为第九届绿色发展论坛2023高质量发展优秀城市;两当县被誉为“国际慢城”“中国深呼吸小城”,成功创建为第六批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康县被命名为首批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成功创建为“中国天然氧吧”;文县被评为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深挖文化资源潜力,加大历史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力度,礼县四角坪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加快构建“大景区+全域游”格局,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全市共建成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9家,4A级以上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二,截至7月底,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403.85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132.76亿元,分别增长36.97%、44.16%。

  七、聚力做实“建”的文章,着力打造协调联动的制度环境。始终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推动。建立清单交办、投诉受理、会商研判、巡察督导、专班调度、考评促改工作机制,落实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市管领导班子考核,推动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企业包抓联工作机制,开展“六必访”,坚持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市人大创新建立“人大代表监督评价营商环境”制度,市政协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项建议等形式开展营商环境民主监督,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部门协同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回头看集中行动,强化监督、抓实问题整改;联合检察机关建立常态化协调、问题线索移送、联动服务、联合专项整治、晾晒评价五大机制,推动营商环境再提升。

  八、聚力做实“宣”的文章,着力打造尊商亲商的舆论环境。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全社会深刻认知、广泛参与、积极支持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以“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创业洼地”为主题,在全省率先开展营商环境宣传月活动,策划“一个仪式”“十项活动”,通过市县互动宣传、部门组团宣传、媒介联动宣传、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等方式,推动营商环境感知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聘请营商环境观察员45名、法律顾问5名,推广宣传好经验好做法,曝光通报典型案例。制定出台8个方面30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将每年7月21日设为“企业家活动日”,定期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着力营造亲商敬商重商的舆论环境。

  各位朋友,“优”无止境,“营”在当下。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对标看齐,谋实落细举措,以特色增质效、以创新求突破,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产业兴旺、创新开放、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和谐幸福”的新陇南。

  我们诚挚邀请各位朋友领略“陇上江南”灵秀风景,感受“陇蜀之城”文化底蕴,多为陇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共同谱写和见证陇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李市长的介绍,下面进行记者提问,提问前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陇南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作为新成立的政府工作部门,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谋篇布局、开创新局?

陇南市营商环境局局长何能雄

  何能雄: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新闻界朋友对陇南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关注!

  近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高规格组建了营商环境工作机构,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研究部署,提出了“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的目标要求,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营商环境工作定位高、措施力、决心大。作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部门,我们将积极作为,不辱使命。我们将通过深入学习研究,理清工作思路,制定落实措施,建立保障机制。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五个突出”,开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是要突出整体营造。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策、法治、市场、人文、要素等各个行业领域,必须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统筹调度、全员发动、综合施策,既要紧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做工作,又要抓牢实际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和现实问题的整改提升,更要从全局着眼着力,注重整体营造。坚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二是要突出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本质是对政府制度供给、政策供给和服务供给的革新,要坚持用改革思维推动机制创新、流程再造。我们自觉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新单位夯基垒台的重点措施来抓,作为营商环境工作破题开局的关键之举来抓,重点从专班调度、清单交办、投诉受理、会商研判、考评促改等方面建立和健全一套制度机制,用制度和机制的力量保证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的有效落实。

  三是要突出投诉监督。现行的营商环境评价,实质在于评价和研究问题。所以,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畅通投诉监督的渠道,最大化地发现问题和破解问题,始终以经营主体感知度和需求为目标,加大投诉问题线索搜集和查办力度。在实践中,我们将市纪委监委“码”上举报平台、市检察院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市营商环境局96115投诉热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行融合互通,直接推送到全市所有经营主体,并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纪委、市检察院、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领导班子挂钩包联经营主体,实现各类投诉的直通直达。

  四是要突出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化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将充分发挥法治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规范、引领、保障作用,抓法企共建,抓府院联动,依法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做好相关制度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推动陇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立法,把依法安商、平等护商、便捷暖商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是要突出宣传引导。优化营商环境,需要营造全社会深刻认知、广泛参与、积极支持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需要动员各级各方面形成同题共答、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我们在新机构工作开局之际,谋划开展了以“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创业洼地”为主题的营商环境宣传月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我们将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坚定地亮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和决心;不断地激发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维护营商环境的行动自觉;有力地引导部门和县区形成竞相比拼的工作格局。整体推动陇南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和持续向好。

  这就是我们的基本构思和初步实践。今后,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思路,创新举措,不断探索和开拓新的局面。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何局长的解答,有请下一位提问记者。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陇南市挂牌成立了全省首家“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请问,此投诉监督中心作用发挥怎么样?成效如何?

陇南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何军

  何军:  

  谢谢您的提问。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作用。去年5月26日,经报请市委批准,陇南市人民检察院挂牌成立了全省首家“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中心的成立既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省委、市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以检察履职助力打造陇南“投资创业洼地”目标中应当展现的检察担当的必然要求。中心运行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职能,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出台联链检察官制度,召开检察官与企业代表见面问需会等,持续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年来,实地走访企业、商会259家,收集企业问题诉求、意见建议32件,提供法律服务17件次,解决问题12个,受理涉企投诉46件,办结答复42件。

  一是中心融合刑事检察职能,依法严惩各类侵犯企业权益犯罪,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大对侵犯企业财产权益各类犯罪的打击力度,严格履行批捕、起诉职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审慎办好涉企案件,找准检察工作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截至今年8月,中心受理涉企刑事咨询23件、投诉2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监督清理涉企“挂案”7件。

  二是中心融合民事检察职能,强化对民事审判、执行活动监督,维护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充分发挥民事监督职能作用,加强对涉企民商事虚假诉讼、涉企担保纠纷等案件的监督,加大对法院审判、执行活动的监督力度,与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助力营商主体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保护。截至今年8月,中心受理涉企民事咨询111件、投诉39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推动达成和解2件,提出审判活动监督案件4件。

  三是中心融合行政检察职能,强化行政检察监督,营造廉洁高效的行政执法环境。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的优势,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对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经营主体权益的行为,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4份。强化对行政审判、执行活动的监督,通过启动再审、纠正违法、涉企矛盾争议实质性化解等工作,依法妥善办理涉企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截至今年8月,中心受理涉企行政投诉5件,提出检察建议5件。

  四是中心融合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开展涉企公益诉讼前置保护行动。扩展公益诉讼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渠道,通过开展专项监督行动,前移公益诉讼保护关口,引导企业提前做好预防违法“触电”工作。探索办理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保护等公益诉讼案件,鼓励支持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下一步,投诉监督中心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和省院的工作部署,紧盯重点,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加大服务力度,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法治环境,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

  主持人:

  感谢何检察长的解答,再请一位提问记者。

陇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市场监管部门在服务陇南市广大经营主体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陇南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白建中

  白建中:  

  感谢您的提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陇南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建机制,疏堵点,重创新,优服务,营商环境持续向好。2023年全市新增经营主体25415户,创十年来新高;新增“个转企”1400户,居全省第一。今年以来新登记经营主体14723户,便是最有力的印证。

  市场监管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责任重大,既处在市场准入的最前沿,又处在经营主体退出的最末端,更投身监管与服务的全过程。因此,更好地服务广大经营主体则是最大的政治、最重的使命。基于此,近两年来,陇南市场监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城五地”建设和“十大行动”发展大局,聚焦如何优化服务、创新监管,聚力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流程再造文章,着力打造“爱商”的大平台。在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科学设置企业开办专区,寓登记注册、税务ukey和发票申领、参保登记、公积金缴存、免费公章刻制于一体,简化流程,一窗受理,一窗通办,一日办结,实现了零成本、零距离。与此同时,坚持以“证照分离”改革为抓手,优化“一网通办”,打破信息壁垒,加强信息归集,推动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企业注销登记、企业信息变更和开办餐饮店等“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细,推动“不见面审批”走深走实。

  二是做好贴心服务文章,着力构建“活商”的大格局。坚持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健全“信用承诺+分类监管+失信约束+信用修复”新型监管机制,优化“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检查,推动事前事中事后柔性监管与执法,让监管带“温度”;坚持夯实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基础,在改进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计量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上下功夫,落实干部包联企业、“白名单”、“六必访”制度,让服务增“热度”。

  三是做好端正行风文章,着力营造“亲商”的大环境。坚持深化“行风建设三年行动”,抓住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契机,着力祛除审批服务“难繁慢”、日常监管“推浮散”、行政执法“硬宽怨”等作风顽疾,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营商环境突出问题跟进监督,建立“问题台账”,追踪办理进度,推动问题销号,消除经营主体隐忧。

  陇南是一块“投资创业洼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应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引人入胜。如何进一步提升呢?我们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要求,坚持以“三问三评三比”活动为抓手,聚焦提升准入、消费、竞争、质量、管理等“五大环境”,扮演好“三种角色”:一是优服务,当好公平竞争“裁判员”。坚持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打造包容审慎、公平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二是宽准入,当好激发活力“店小二”。坚持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狠下功夫疏通“一网通办”和“一窗通办”中的各种“堵点”,推进“不见面审批”、“送照上门”,实施“五转”工程,落实“个转企”奖励等各种优惠政策,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三是强质量,当好引领发展“孺子牛”。坚持打牢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服务基础,持续开展发明专利攻坚提升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以及质量强链、标准稳链、知识产权延链“三链行动”,让各类经营主体依靠质量品牌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主持人:

  感谢白局长的解答。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需要单独采访或者进行深入报道的媒体朋友会后联系省政府新闻办。

  下午我们将举行《甘肃省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请记者朋友届时参加。

  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