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相约敦煌 牵手世界】潮起敦煌 共赴时光沉淀的千年绝色

 2024/09/20/ 10:47 来源:新甘肃

▲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

有一颗璀璨的明珠

敦煌

敦者,大也

煌者,盛也

鸣沙山旁 月牙之畔

煌煌大观 融贯东西

多元文明在此交汇

诞生了敦煌莫高窟的灿烂华光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张智敏 摄

开凿于公元366年的莫高窟

历经多个朝代的持续营造

形成了博大精深、美轮美奂的

壁画、彩塑、建筑等文化艺术宝库

承载着

中华文化的包罗万象

见证了

华夏文明的浩浩千秋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亮敦煌莫高窟。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摄

一眼千年 

从此心有归处 

  1935年一个隆冬的夜晚

  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

  因偶然看到一本《敦煌石窟图录》

  “长达千余年的精美绝伦的中国美术史”

  当时正在留法的油画家

  常书鸿先生大为震撼

  自此心心念念着敦煌

  将他牵引到了这里

  虽然洞窟坍塌、流沙倾泻

  可当绚烂的中国色彩

  飞入常书鸿的眼帘

  他决心从此开启与莫高窟

  相伴一生的旅程

▲常书鸿先生临摹莫高窟第217窟《法华经变化城喻品》。敦煌研究院供图

1944年1月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

一批批有识之士投身大漠

在风沙的洗礼中

在逼仄的空间中

修建简易栈道

构筑泥巴围墙

▲1948年,经过敦煌艺术研究所初步加固后莫高窟部分洞窟外观。敦煌研究院供图

他们就着日光或煤油灯

对壁画雕塑进行修复和临摹

对洞窟进行编号、摄影

编选文献资料和壁画合集在外办展

开拓了中国敦煌美学

也为敦煌艺术的研究和传承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

他们采用了边沿加固等方法

有效防止了大量壁画的脱落

开展防沙试验

在窟顶建立气象观测站

为治沙和壁画保护提供依据

牢牢树立起“保护第一”的意识

敦煌文物研究、弘扬的格局开始搭建

1945年

莫高窟第二代守护人

段文杰先生来到敦煌

当时洞窟壁画

脱落漫漶之处很多

经过一次次地线描、晕染

研究对比、反复考证

正是在他的抢救性临摹下

许多壁画才得以复原本来面貌

成就“临本中的典范之作”

“一画入眼里,万事离心中”

一生构筑敦煌梦

他是临摹敦煌壁画最多、

临摹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之一

▲段文杰先生临摹莫高窟第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1984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

段文杰带领同仁们

潜心研究、出版画册、编辑文集

《敦煌研究文集》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等

学术成果的涌现

扩大了敦煌学研究范围

使敦煌研究院成为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

他们策划主持了多次国际敦煌学术研讨会

推动敦煌文化走向世界

同时注重窟内文物科学保护

和窟外环境治理工作

关注石窟讲解、规范展示工作

使得敦煌在各个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发展

1963年

生于北京 长于上海的樊锦诗

从北大毕业后直奔敦煌

虽然生活清苦 家人分隔两地

心灵却不再颠沛流离

我心归处是敦煌

只要九层楼的铃铎响起

她觉得永恒就在此刻

在莫高窟

她寻找到了内心真正的归宿

历时20余年编写

樊锦诗组织团队开展的考古报告

《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第二卷出版

为保存敦煌石窟的科学档案资料

国际敦煌学的学术研究

提供了更多真实完整的考古学资料

如何实现永久保存?

樊锦诗先生

更加注重未来的精准探索

构建“数字敦煌”

让千年石窟实现“容颜永驻”

创新文物保护传承方式

开创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

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风的地图动画

“敦煌的女儿”

以咫尺寸心守护国宝

樊锦诗先生将莫高窟

带入一个崭新辉煌的时代

▲敦煌守护人·敦煌魂 (油画) 张晖

2023年9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为敦煌研究院 常书鸿 段文杰 樊锦诗

颁发了杰出贡献奖

▲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供图

上世纪80年代

怀着“敦煌在中国

敦煌学在世界”的梦想

来自彩云之南的赵声良先生前往敦煌

静心学术 致力办刊

《敦煌研究》等敦煌学刊物

成为世界最权威的敦煌学刊物之一

敦煌学的研究领域

从壁画临摹与绘画技法研究起步

逐步扩展到

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文献研究、

敦煌文化价值及精神内涵等诸多方面

我国已成为耀眼的敦煌学研究中心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领先优势

一步之遥 

穿越到时光深处的文物医生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敦煌研究院供图

一个偏居一隅的西北小城

开创了众多“唯一”和“第一”

我国文化遗产领域

唯一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

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内首台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

我国文化遗产领域

首个模拟研究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

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

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

……

▲多场耦合实验室。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供图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敦煌研究院与

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等国际学术机构

联合开展文化保护研究合作

拓展了视野、提升了技术

科研涉及化学、生物、环境等近20个领域

建立了包括石窟大环境、洞窟微环境等

在内的实时监测系统

现在已形成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

▲敦煌石窟监测预警平台(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从以前的简单看守、抢险加固

到主动的预防性科学保护体系

文物保护理念技术水平全面提升

具有了国际水平的“莫高窟经验”

▲莫高窟第148壁画数字化采集现场。敦煌研究院供图

空鼓、开裂、脱色……

加固、修复、防治……

文物修复师就像“医生”一样

为文物“望闻问切”

量身定制开“处方”

为文物保护穿上了“全科”外衣

将文物从自然流逝中“拯救”出来

▲莫高窟第55窟文物修复现场。敦煌研究院供图

一代代有志之士

矢志不渝 耕耘不辍

加入了这场与文物对话的漫长旅程中

让风化的历史

暗香浮动 绚烂绽放

2024年1月19日

“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召开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

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一箪食,一瓢饮”

择一事 终一生

旷世敦煌的背后

是“莫高精神”的坚守相传

致敬 大美匠心

青春修炼 

这座城市有点潮 

▲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

步入新时代

元宇宙智能技术引领文化革新

“数字藏经洞”和“云游敦煌”

“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等

线上程序融合最新的声光电技术

采用壁画和沉浸式结合的概念

在臻彩云境技术的渲染下

高保真复制石窟内容

实现了“窟内文物窟外看”

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走进洞窟

360度自由观赏探索细节

体验精彩的视听互动

▲观众参与VR体验。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胡亮 摄

游客也可以进入3D文物数字展厅

近距离参观完整复现出土的珍贵文物

溯回超时空文化盛宴

感受博物馆奇幻之旅

经历持续内化沉淀

当代敦煌继续迸涌

演化出了众多的表现形态

充满了丝路前沿地带所养就的“潮气”

▲《乐动敦煌》演出让游客感受敦煌古乐的无穷魅力。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

沉浸式体验剧

《乐动敦煌》《又见敦煌》

手随心动 共鸣佳音

曼妙多彩的敦煌舞演出广受欢迎

▲《绝色敦煌之夜》惊艳世界。

“绝色敦煌之夜”“敦煌岁时节令”

等文化传播品牌

将传统文化IP与中式美学

现代新风尚设计结合

研磨打造成轻量级的国潮产品

焕发出更大更年轻的声量活力

从沙漠之边到江海之远

从方寸屏幕到舞台艺术

敦煌文化生机勃勃

“近者悦,远者来”的亲和力

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跨越”时空

遇见敦煌、认识敦煌、爱上敦煌

美美与共 

成就“世界的敦煌” 

▲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一角。

目前 敦煌文物保护体系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500余项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程上

让更大范围的更多珍贵文物

拥有了更加旺盛久远的生命力

▲“从敦煌到伊比利亚半岛”展览(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敦煌这些地区的文物保护提供支持

助推“丝路文化”交流走深走实

助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文明互鉴

莫高窟也在开放中获得巨大发展

带着全球化的“基因”

在海内外传播展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讲述中国故事 传递敦煌声音”

2000多年前

敦煌是“华戎所交一大都会”

2000多年后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万国博览会”

从历史到未来

“世界的敦煌”正步步成为现实

2016年首届敦煌文博会召开

“中国元素 世界表达”

更多地“请进来”“走出去”

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赞誉

也为新时代的“敦煌印象”装扮上了

更加鲜明的“中国气派”与“国际风范”

从古老礼赞到文博天下

从丝路传奇到国潮街区

历史回声和当代流光

古朴醇厚与自信创新

激荡共语 交相辉映

▲美丽敦煌迎盛会。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冯乐凯

金秋九月 万物丰收

又是一年节会至

全球进入“敦煌时间”

敦煌文博会

早已热情等候

让我们一同

相约敦煌 牵手世界

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盛景华章

飞天轻舞 明珠未央

共同期待 大美敦煌

  策划撰写:聂鑫

  新甘肃客户端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光明日报、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奔流新闻等综合整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