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嘉峪关长城“活”了

 2024/09/23/ 08:53 来源:经济日报 赵梅

  戈壁茫茫,驼铃声声。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屹立于河西走廊深处。

  甘肃境内的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古丝路交通要塞、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如今,在科技赋能下,嘉峪关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爱我中华,护我长城”。虽然丝路古道已难寻往日的车马喧嚣,但新时代的“守关人”和长城的故事仍在继续。

  01

  长城卫士

  8月8日凌晨4时许,甘肃嘉峪关狂风大作。被风声惊醒的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长城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牛海鹏,不由得心里一紧:嘉峪关关城会怎么样?

  次日天微微亮,他就赶到关城,与同事们一起巡查关城城楼和墙体受损情况。“北敌楼西立面顶部掉落一小块墙皮、内城西墙北侧掉落一块6米长、3米高的墙皮……”

  巡查完,牛海鹏才松了一口气,大风威力不小,但受损情况还算乐观。他们立刻对巡查情况进行登记,汇总后上报。

  牛海鹏今年45岁,2000年到嘉峪关关城景区工作,期间干过保卫、绿化。如今,他负责关城景区定期检查巡护。

  “嘉峪关关城墙体底下6米是夯土,上头3米两边由土坯堆砌,抹3层草泥,极端天气会造成草泥开裂,大风刮过后墙皮就会掉落,中间填充的黄土、夯土部分会因雨雪堆积、盐碱侵蚀造成掏蚀……”牛海鹏说,除了常规日检、周检、月检,大风天气或周边有地质灾害发生时,他和同事们都会对长城墙体和关城建筑进行巡检。

夕阳下的嘉峪关关城和远处的祁连雪山。郎兵兵摄 (新华社)

  谈话间,牛海鹏感叹说,岁月对文物的损伤是无声的。历经600多年风雨的嘉峪关关城,受风沙、雨雪、冻融等自然因素影响,出现了木构件开裂、油饰彩画起甲脱落、黄土夯筑的城墙表面风化、片状剥落、裂隙、雨水冲蚀等安全隐患。

  2014年,关城大修。当时关城的墙体、城楼建筑、油脂彩画、廊柱、瓦件都焕然一新。现在再看,墙皮上已有裂纹,建筑的木构件经风吹日晒后起痂,不像之前平整,他希望能通过更好的保护让关城历久弥新。

  对生在长城边、长在长城下的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长城保护研究所所长张斌来说,长城是他生活中无法割舍的部分。

  张斌、牛海鹏都参与了长城资源调查和长城保护修缮等重大项目,见证了长城保护工作由过去被动看守保护,逐步转变为主动研究保护和科技保护的历程。

  他们对嘉峪关境内43.6公里长城、12.9公里壕堑,除关城之外的8座关堡、49座烽火台如数家珍。

  2006年,张斌全程参与甘肃省长城资源调查,他和调查队队员顶着酷暑严寒穿行于河西走廊的沙漠、戈壁、荒山野岭间,用5年时间摸清了家底。他深刻体会到,甘肃长城资源虽丰富多样,但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全面保护迫在眉睫。

  即使已工作24年,天天见关城,牛海鹏还会经常在朋友圈发关城照片,他想让更多人看到不同光影下的关城。周末,他还会带孩子去看黑山岩画,他说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文物是有生命的,它们在大自然的风吹日晒雨淋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牛海鹏说。无数“守关人”像爱护家园一样,尽职尽责保护着关城和文物点,让它们释放生命最美的一面。

  02

  触摸文化

  “汉代长城与秦代有什么区别?红柳加沙中的红柳枝有什么作用?”

  在嘉峪关关城景区研学游基地,研学导师王添艺为学员们讲述秦、汉、明长城的历史及修建原理等内容,并带领他们体验夯土修筑长城。

  嘉峪关关城景区研学项目负责人马雪说,今年嘉峪关研学游火爆,尤其人文历史课“长城文化小使者”和手工实践课“我在嘉峪关修长城”备受青睐。许多青少年通过参与长城的“夯筑”,触摸与感受长城文化。

  作为在嘉峪关关城脚下长大的孩子,马雪坦言过去她对长城文化的了解并不深。2016年到外地上大学后,发现同学们对西北的认知还停留在“骑骆驼上班”“吃沙子喝风”阶段,对真实的嘉峪关并不了解,这是她决定回来做研学课程的起因之一。

  两年时间,马雪和团队成员从无到有打造研学课程,终于让修长城从概念变成实地体验。查阅史料、请教专家、借鉴优秀景区的经验做法……设计之初,他们想规避走马观花的参观,在讲解中加入互动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游览,更与长城有深度交流。

游客在嘉峪关关城参观游览。马宁摄(新华社)

  最终确定的第一类研学课程“我是长城文化小使者”,是在关城内进行嘉峪关关城选址建关、防御体系及讲述和嘉峪关长城相关的故事,并加入与关长互动及诵读边塞诗环节。在第二类课程“我在嘉峪关修长城”课程中,不仅可以在教室里学习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还可以在实践场地进行夯土体验,之后又开发了第三类非遗风雨雕石、银雕等体验课程。

  去年4月份至今,嘉峪关关城景区研学人数超5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个团队参与。

  在研学基地非遗教室,今年44岁的嘉峪关银雕第五代传人李三华以嘉峪关关城为背景进行银雕创作。

  李三华的创作以嘉峪关城楼为基础,突出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创产品。除了巨幅作品,他还创作了悬臂长城、第一墩、烽火台、关城系列产品及小型伴手礼。不少来自美国、泰国的外国游客来体验银雕技艺,去年体验人数达到4000多人次。

  正如李三华所说,作为新一代传承人,在精进技艺的同时,要在活化利用上多做创新,在多形态经营模式下推广,让长城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谈话间,他手中的刻刀收起,一副新的作品完成。20厘米见方的镁铝合金板上,嘉峪关关城显得雄壮、巍峨……

  03

  光影赋魂

  暮色四合之际,在悠远的古乐声中,嘉峪关关城东闸门城墙之上日落大漠、月出祁连的唯美图景,拉开了夜游关城的序幕。

  在大漠的辽阔苍凉中,外城墙上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边塞诗在眼前流转。游客们跟着诗词诵读,沉浸式体验将士们驰骋疆场的热血豪情。

  楼兰美女、龟兹乐舞、疏勒瓜果……在文昌阁,光影交错间,出使西域的张骞一人一马,艰难独行;在他东归回汉之时,13年走过的不同地域风情一一呈现。在朝宗门,少年将军霍去病,鲜衣怒马,平战乱、定河西。行至东瓮城,驼铃声声、胡商结队,一派繁荣的丝绸之路景象跃然眼前……

  今年7月中旬,嘉峪关推出《天下嘉峪关》沉浸式夜游项目,通过光影科技表现形式,展现“塞外边关、河西风云、长城主宰、中国脊梁”四大主题篇章8个光影节点,在嘉峪关关城原址上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史诗画卷。

夜游灯光剧《天下嘉峪关》光影效果。郎兵兵摄(新华社)

  游客们感叹:嘉峪关关城“活”起来了!自7月18日正式售票起,夜游人数达到近7.5万人次,收入550多万元。

  深圳光影百年科技有限公司策划总监谌弯是《天下嘉峪关》策划人,她清晰记得去年7月初到河西走廊时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带来的触动,她说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无以言表。

  “若没有研究过长城和关城文化,仅凭白天看到嘉峪关的建筑,是无法体会它承载的文化底蕴、情感和温度的,我们希望通过光影形式把与嘉峪关、丝绸之路相关的人物和故事展现在游客面前。”谌弯说,嘉峪关市是唯一以长城文化为专题打造文化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城市,团队设计初衷就是游客白天登关城、游览祁连山下的雄关,晚上通过光影形式读懂长城,让历史和文物“活”起来。

  从事文旅工作近20年的甘肃嘉峪关关城景区副总经理曹文娟说起初见光影之下关城的感受,不由得感叹:嘉峪关长城的灵魂被提炼并表达出来了。

  以前游客认识关城,大多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如今,音诗画融合的光影呈现、NPC人物的打造以及沉浸式体验,让曹文娟虽多次穿行其间,仍恍惚觉得穿越到600多年前。

  文化的传承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的,要让文物真正走进每个人心里,必须结合时代的元素。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接受方式,要用新的方式方法讲好传统故事。

  夜色深沉,沐浴着月光的嘉峪关关城更显壮美。“长城是中国挺在大地上的脊梁,长城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图腾。”浑厚的解说声在大漠戈壁上空回荡。

  谌弯说,这样一个场景在她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有个月夜,一位游览结束的老人久久不愿离去,坐在远处的土堆上,默默看了3遍“中国脊梁”篇章。看着老人的身影,她觉得夜游项目已经达到了向市场交卷的标准,她相信通过后期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长城文化一定会被看见、被记住、被传承。(作者赵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