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征途如虹成大道——新中国成立75年来嘉峪关发展成就综述

 2024/09/29/ 09:34 来源:嘉峪关日报 记者 杨亮

  城建夯基 蝶变生姿展芳华

  历史的洪流,在时序更替中奔腾向前。

  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嘉峪关棚户区,早已蜕变为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小区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居民们或悠闲地在小广场上晒着太阳、锻炼身体,或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牌,一幅幸福、和谐、美好的画卷徐徐展开。

  发展的航船,在劈波斩浪中稳驭前行。

  解放前的嘉峪关,是一块“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不毛之地,人烟稀少、荒凉萧条。建市以来,依靠“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不懈坚持,一座跨河而建、南北并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兴城市拔地而起。

  关键的布局,在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嘉峪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路横竖只有5条,到2012年底,嘉峪关已形成12横13纵的网状化道路框架格局。如今,公路、铁路、轨道、机场、场站犹如四通八达的毛细血管架构起嘉峪关腾飞的康庄坦途。

  美好的蓝图,在不懈奋斗中变成美好现实。

  从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到琳琅满目、鸟语花香,林立嘉峪关大街小巷的一批批现代化住宅小区、高品质教育和医疗机构、体育场、博物馆、图书馆、城市综合体,让嘉峪关这座西部明珠城在强起来、富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的升腾中焕发出别样光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临近国庆黄金周,来嘉峪关的中外游客渐次多了起来。海采中,记者曾不止一次问游客同一个问题:“您觉得嘉峪关这座城市如何?”

  “整齐、干净、赏心、悦目。”行走在秋日的暖阳里,马路边、公园里,让人觉得格外惬意!

  这就是城市生活最本真的味道:“建设得好、管理得好!”

  75年来,嘉峪关城市建设的每一步都是从高起点编修城市发展各项规划起笔的。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科学布局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分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嘉峪关城市结构布局大气平和、协调匀称,让人感觉既是物质实体的展陈,也是精神气质的外彰;既是现实生活的映衬,也是未来发展的昭示。”不少移民到嘉峪关的外地人都有同感。

  75年来,嘉峪关在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上,始终秉承的原则就是统一规划、协调推进、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环境优先,以至于商业办公、居住、生态空间与交通站点总是那么和谐与匀称!

  可以说,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的空间结构布局,既让人感觉到一种城市设计的大手笔,也让人体味到其中蕴含的历史观、发展观和系统观。

  75年后的今天观之,曾经的“战略留白”以及推动土地资源实现集约化、最大化利用的魄力,的确为嘉峪关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以及城镇绿化、公共活动留足了可利用的空间。

  可见,高瞻远瞩、远近结合的城市规划设计,对打造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开放之城,文气浓郁、形神兼备的文化之城,绿水相依、满城皆景的生态之城,充满活力、关怀备至的宜居之城,文明优雅、生活富足的幸福之城的价值和意义是多么的重要!

  75年来,在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引领下,嘉峪关加大城市交通、水、电、暖、气、通讯等基础设施改造的提升力度,城市道路设施持续完善、交通体系更加畅通、公共服务设施更加优化。

  近年来,嘉峪关稳步推动新老城区贯通连接和错位发展,特别是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19年以来共改造老旧小区121个,惠及居民4.1万户,占全市总户数的32%,率先在全省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典型经验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推广。

  从城市建设的演变逻辑看,实施城市更新,对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意义固然重大,可是高水平的城市建设从来都离不开精细化管理这个密钥的。

  多年来,嘉峪关紧紧扭住机制建设这个牛鼻子,全面建设体制优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运转高效、科学规范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2023年嘉峪关所有小区实现了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用心解决停车难问题,全市公共区域停车收费基本全面取消,城市管理更加精准、更加温暖。

  “积小胜为大胜,汇小流为江河。”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让我们不断涵养市民的理性思维、现代观念、创新意识,让嘉峪关在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腾跃中演绎新的精彩,把城市建设得更有生命力、更富时代感。

  生态立身 湖光山色多婀娜

  洞察当下,审时度势,锚定方向,擘画未来。

  嘉峪关地处祖国西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均降雨量80多毫米,年均蒸发量却达2000多毫米,干旱少雨、生态脆弱、条件恶劣,曾一度写在嘉峪关的每一方土地上。

  也正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如意,让一代代嘉峪关人对绿水青山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也坚定了嘉峪关人建设美好生态的决心和信心。

  1965年建市。第二年,嘉峪关便开始植树造林。但在戈壁滩上建绿,其难度可想而知。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嘉峪关的生态环境也仅仅停留在以防风固沙为目的的单一绿化模式。

  其中,仅有的绿地分布在公路两侧、酒钢厂区、单位庭院及农田边缘。建成区中公共绿地、专用绿地、街头绿地所占比例很小,城市绿化覆盖率仅为4.9%。

  环境的不容乐观,挑战的无所不在,并未让豪情满怀的嘉峪关人感到无望以至于丧失斗志。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一代代嘉峪关人牢牢将其记在心间、落实在行动上。

  认定了这一点,嘉峪关人开启了向荒漠要绿色、在戈壁建家园的绿化“接力赛”,并以制度化的形式将改善生态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战略、将园林绿化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

  从1980年开始,嘉峪关从市级层面广泛调动全市上下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种种困难,连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谁会想到在戈壁沙漠线上,有一座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高于全国、全省的城市,不出城郭而获绿荫之怡,身处闹市而赏林泉之致;居楼宇间而享槐香花俏,驱车之行而赏绿染街景。”这是不少来过嘉峪关人的感慨。

  小镜头定格的大变化,不仅让外地人由衷赞叹,更让嘉峪关的老百姓感慨万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统计显示,2023年嘉峪关新增国土绿化面积47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8.9平方米,形成了“出门见绿、随处见景”的城市绿色生态圈。

  从明确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群众福祉、关乎发展未来;到强调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再到要求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奋进中的嘉峪关,从来都是以察势者的眼光审视发展、观察民生、决策生态。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细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举措”……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峪关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实施节水工程,优化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推进城市“管道分质供水系统”建设,水资源实现了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

  这是对市情实际的深刻洞察,这是对永续发展的深谋远虑,这是对百姓福祉的深刻体认。

  在嘉峪关市水务局办公楼的顶端墙体上,“管好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十个红色大字,赫然醒目。

  历经75年历史沉淀而出的发展之道,让“活水活用”深深地印刻到嘉峪关人的骨子里、城市发展的里程碑上。

  从水是发展的命根子到水脉连着文脉,再到水关涉文明变迁、岁稔年丰,嘉峪关从立市之基、崛起之源的高度将用水、护水、治水贯穿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全过程各方面。

  于是,一汪“活态”灵动的“绿色之洲”悄然屹立。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面对综合实力亟待提升、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要素制约日趋趋紧的新形势,嘉峪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因为,不管是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还是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安全、更舒心,这样的初心和决心让每一个嘉峪关人的心里都感觉特别踏实。

  这些年,一切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思忖生态环境问题;一切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角度取舍干与不干,嘉峪关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组合拳”。

  严格落实能耗“双控”任务,实施重点产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降耗减排改造项目53个,提前两年完成省级下达我市的“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3年各项空气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浓度全省最低;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中央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举报件由上一轮的139件下降至20件,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97.48%、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

  ……

  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民生之要、百姓之盼。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嘉峪关相信,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建设步伐必将更加坚实、成果必将更加丰硕。

  民生筑心 蒸蒸日上笑开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让我们先将时间上溯到1945年,看看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情怀。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让我们再将时间观照到2012年,看看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时习近平同志的人民情怀。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跨越70多年的时序更迭,“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依然如虹如炽。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对伟大的中国人民是这样,对伟大的嘉峪关人民依然如此。

  我们先从嘉峪关75年荣获的全国荣誉表彰看一看。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个个光彩照人的荣誉,是嘉峪关的“金字招牌”,更是嘉峪关“人民至上”的精彩表达。

  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认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许最具说服力。

  过去三年,嘉峪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6%和8.3%,2023年分别达到52761元和28518元,比全国高940元、6827元。城乡低保、社会养老、特困供养标准分别达到815元、349元和1060元,均居全省前列。

  如果说收入是衡量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的话,那么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应该是最具象的一种表达。

  多年来,退休之后的李春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早晚都要和家人一起到小区附近的南湖生态公园锻炼身体。

  “以前南湖这一片到处是垃圾,下雨天道路泥泞、坑洼不平,现在环境甭提有多美了,处处绿草如茵,怎么转也转不够!”李春英的幸福溢于言表。

  75年来,住得宽敞、吃得健康、通行便捷、幸福安居,已成为今天嘉峪关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嘉峪关人感到最踏实、最欣慰、最高兴的地方。

  在嘉峪关市,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惠民街棚户区,居民多数为市属破产企业职工,该区域城市基础匮乏,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差,是典型的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

  可杨生会和老伴翟惠芳就在这里整整住了30年。2016年,老两口顺利搬进了改造后的惠民家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的老房子暖气不热,管子到处漏水;现在的新房子有物业、有路灯,卫生有人打扫,道路宽阔平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它竟然变成现实了。”时光一晃8年过去,生活在惠民家园的群众每每谈起这些,都要竖起大拇指。

  谈完了住房改善,我们把目光转向嘉峪关人尤为关心的教育上。

  聚力擦亮教育品牌,嘉峪关坚持软硬件并重,近三年累计投入3.2亿元实施一批教育布点扩容项目,新增学位近4000个,补充优秀教师609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6人,层次和数量都是近年最高,成为我省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市(县、区)里唯一的地级市。

  与此同时,嘉峪关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经过不懈努力,嘉峪关被清华大学列为基础教育对口支援结对帮扶市,为下一步建设清华附中分校打下了坚实基础。

  再看医疗。

  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每万人拥有三甲医院数均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全省第一,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获评全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回顾发展历程,嘉峪关深切感到,75年来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显著变化,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也更加坚定了全市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嘉峪关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统揽,用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变为美好现实,让嘉峪关人民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芝麻开花节节高”!

  (题图: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巍 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