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致敬75周年·生于1949】见证山乡巨变

 2024/10/04/ 10:42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杨红丽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杨红丽

  一场秋雨后,酒泉市肃州区东洞镇旧沟村凉风习习,农田里金黄的玉米丰收在望。通村公路上运输车、小汽车来来往往,造型别致的乡间小别墅隐现于山水田园之间……

  看着眼前的山乡巨变,杨俊明感慨万千。

杨俊明,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

  杨俊明,生于1949年,他与新中国一起成长,一起经历风风雨雨,曾40载春秋扎根基层,先后在肃州区四个乡镇、区林业局工作,见证了农业农村农民的新变化。

  记者采访时,杨俊明拿出了珍藏已久的相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关于这座县城发展的点点滴滴。

  “1968年,那年我18岁,学校毕业后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到了银达镇杨洪村插队。”杨俊明说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中的一段记忆,是当时大多数青年人走向社会的第一课。

  杨俊明在家中翻看肃州区发展画册集锦。 丁帆摄

  “那时候犁地、种地都是牛拉犁,现在就不一样了,各种大型机械,效率多高!”

  “改革开放前,大家搞的都是‘大锅饭’‘记工分’,搞生产的热情都不高,经常吃不饱饭。后来土地下分到户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包产到户是个好政策,让农民吃饱了饭,有力气干活,庄稼才能长得好,才能打出更多的粮食。”

  ……

  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杨俊明对分田地的事情仍是记忆犹新。“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围拢过来,看着自己名字写在本子上,将土地划到名下,别提多高兴了。”

  在时代的浪潮中,改革从未停止过。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保留着岁月的痕迹。丁帆摄

  40载春秋,杨俊明扎根农村,先后在肃州区的银达、总寨、上坝、泉湖等乡镇工作。这期间,他见证了从二牛抬杠到全程机械化,从大量施用化肥到绿色种植,从过去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下地翻土,到现在变成“职业农民”,种植作物从单一小麦、玉米发展到现在各类瓜果蔬菜应有尽有,甚至引进南方热带水果,都有在这里种植。

  “40年,仿佛弹指一挥间,农村由落后走向繁荣,农民由贫困走向小康,这是农业农村发展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幅度最大的‘黄金时代’。”杨俊明激动地说。

杨俊明在乡村文化广场散步、休憩。

  “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是农村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从土坯房到砖瓦屋,从砖瓦屋到联排楼房,伴随着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在品质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杨俊明说,现在住房条件变好了,人们追求也跟以前不一样了,不管吃的穿的用的,不仅追求干净卫生,更注重生活的品质。 

  虽然早已不在农村生活,但杨俊明仍经常要去村里的农场走走看看。

酒泉市肃州区和美乡村绘新景。

  “站在田间平坦的水泥路上,放眼望过去,上千亩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总是会让我想起几十年前,自己在生产队带着队员一起干活的情景。”杨俊明说,“亲眼见证农村从无到有、从过去简陋到现在现代化的农村,尤其是农村的产业变化和结构的变化,农村人的致富、农村人面貌的变化,确实感到很高兴。”

  金秋,走在肃州区的乡村,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路面,崭新的太阳能路灯,路边点缀着各种苗木,放眼望去,处处风景、院院优美,一个整洁清新、繁荣和谐、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新形象呈现眼前,成为酒泉市农村的新景观,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肃州区和美乡村焕新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