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建设全体系教育园区 全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临夏州教育园区建设见闻

 2024/10/18/ 09:21 来源:民族日报 记者 赵淑娴 马孝

建设全体系教育园区 全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临夏州教育园区建设见闻

建成投入使用的临夏县漓水初级中学图书综合楼

临夏县双城高中建设施工现场

  民族日报记者 赵淑娴 马孝

  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浪潮中,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其均衡与优质发展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锚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教育强州建设,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其中,临夏州教育园区的建设便是这一宏伟蓝图的生动实践。

  随着临夏县与临夏市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区人口激增,教育资源尤其是普通高中学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临夏县普通高中录取率偏低,与既定目标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这一现状迫切要求教育资源布局作出深刻优化调整。在此背景下,州委、州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在临夏县新城东区投资12.13亿元,建设一座集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及职校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园区,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0月15日,记者走进临夏州教育园区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映入眼帘。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作业。作为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城高中建设项目一期第一标段尤为引人注目,该项目自今年5月1日开工以来,已取得了显著进展。据项目承建方负责人张新辉介绍,该项目包含实验综合楼、教学楼、图书馆、餐厅、行政综合楼和宿舍等12个单体建筑,目前已有7个单体建筑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有260余名工人进场施工作业,整体工程已完成总投资额的40%,预计将于2025年7月15日交付使用。

  据了解,临夏州教育园区占地面积约600亩、总建筑面积达22.464万平方米,项目设计秉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的原则,不仅注重实用性,更强调前瞻性与可持续性。园区整体布局呈现“一环、两轴、多组团”的特色。其中,“一环”为共享学术环,旨在促进各学段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两轴”分别为教育中心共享轴和文化传承景观轴,前者强化教育资源的集中共享,后者则通过景观设计传承地方文化精髓;“多组团”则以书院文化为底蕴,打造多个功能齐全、风格各异的教育组团,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紧锣密鼓的施工进程中,临夏州教育园区部分教育项目已率先投入使用,并展现出良好的教育效果,漓水初级中学便是其中的一所。“漓水初级中学于2022年9月,在现有建筑面积为3.4719万平方米的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新集校区的基础上,新建投资3866.75万元、总建筑面积8574平方米的图书综合楼1栋。

  项目去年年底竣工,今年元月份投入使用,集图书室、阅览室、物化生实验室和微机室于一体,供8个年级、24个班同学上课。项目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漓水初级中学校长郭旭强说。

  走进漓水初级中学,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藏书丰富的图书综合楼里阅读,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8年级23班学生马塞娜告诉记者:“在这里上学,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学校环境优美,老师教学认真负责,尤其是新建的图书综合楼,让我们有了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

  从双城幼儿园到双城小学、从漓水初级中学到双城高中、再到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临夏州教育园区的教育网点布局日益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不仅有效缓解了学位紧张的问题,更为孩子们提供了从幼儿园到高职类专科院校的全程优质教育服务。

  “目前,临夏州教育园区建设项目中的双城幼儿园正在进行装饰施工,双城小学正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漓水初级中学和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已投入使用,双城高中正在建设。”临夏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兴博介绍说。

  随着临夏州教育园区这一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实,一幅幅教育均衡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从双城幼儿园到双城高中、再到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每一个教育项目的落地与建设,都是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定践行,是临夏州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

  临夏州教育园区建成使用,不仅将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有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于深入推进县市一体化发展、全面振兴临夏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