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 绘就天水生态新画卷

 2024/10/31/ 09:46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鞠玮莉 范少杰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 绘就天水生态新画卷

  每日甘肃网10月31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鞠玮莉 范少杰】水环境治理,不仅改善了水质,也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近年来,我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画卷。

  日前,在清水县牛头河流域樊河清水段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来回穿梭作业,施工人员正在回填种植土、打格构梁,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据了解,该项目位于清水县新城乡新城村樊河段,主要是对黄河二级支流牛头河流域樊河清水段开展河湖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3916万元,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建设生态护岸5.32千米、生态缓冲带10万平方米。

  “目前,该项目已建设完成了生态护岸,下一步将进行生态缓冲带的建设,计划12月底全面完工。”天水市生态环境局清水分局副局长周瑞强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提高河道的生态抵抗和恢复能力,提升流域及河道水环境自净能力,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同时,通过打造‘亲水型’生态岸线,有利于维护河道岸坡稳定,保护河流水陆系统的连通性,涵养水源,实现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家川镇蒹葭公园,一走进公园,芦苇丛生、睡莲层叠,湖边曲桥栈道、园林雕塑、健身步道,移步换景,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意外的是,风景如此优美的湿地公园竟是一个污水厂尾水净化项目。

  为了彻底改善后川河水生态环境,确保出境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2022年,张家川县实施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及后川河生态修复工程。工程采用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河道走廊湿地的组合工艺,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日产生的9000立方米中水引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工艺核心为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利用湿地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每年削减化学需氧量74.46吨、氨氮11.85吨、总磷0.84吨,实现区域内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达到增加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和涵养地下水的目的。”天水市生态环境局张家川分局副局长姚永栋说。

  同时,为了凸显效果,蒹葭公园布局了“青溪逐水”“映柳小筑”“水下森林”等景点,站在蜿蜒曲折的亲水栈道上,眼前是绿意盈盈的水生植物、高大乔木,近处有几尾鱼儿在碧波中怡然自乐。“这里原来是河滩,现在建成了公园,老人可以来锻炼,小孩可以来游玩,转一圈心情特别舒畅!”市民关丽娜高兴地告诉记者。

  今年,我市持续以巩固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力推进劣V类水体歼灭战、饮用水安全保障保卫战等标志性战役的重点任务落实,深入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和环保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切实防范流域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牢牢守住全市水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如今,境内河道环境面貌显著改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天水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王晓娟说:“今年1—9月,17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均达标,其中11个断面达到了Ⅱ类水质要求,已开展监测千吨万人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达标率100%,已完成整治的两条地级城市黑臭水体也达到了‘长治久清’的治理目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