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山丹县:田野绘“丰”景 乡村谱新篇

 2024/11/06/ 15:18 来源:张掖日报 王国静

山丹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旅融合迸发活力,和美乡村宜居宜业

田野绘“丰”景 乡村谱新篇

  王国静

  秋风习习,放眼焉支大地,兴旺的特色产业、如画的乡村美景、整洁的村容村貌交相辉映,人人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构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山丹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走进老军乡孙庄村,田间里一个个外观饱满、个头均匀的鲜薯破土而出,种植户抢抓农时采挖土豆,尽享丰收喜悦;在山丹马场二场,21万亩燕麦草迎来收获期,一台台大型机械如火如荼地作业,搂草、打包、运输……田间地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近年来,山丹县坚持“接二连三、农头食尾”方向,围绕“薯草菜羊马”五大富民产业,加快推进国家区域性马铃薯、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助推制种产业提质增效。以培育优势产业链为目标,坚定不移建基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聚集群、树品牌,百万只肉羊屠宰精深加工、十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中驼驼奶深加工、甘肃亚盛薯业全粉生产线、净菜加工等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不仅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而且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该县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各项种粮强农惠农政策,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目标,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4.26万亩,预计总产量22.33万吨。

  农旅融合迸发活力

  “每到采收期,百万株万寿菊如金色花海,吸引广大群众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据清泉镇双桥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李全国介绍,双桥村位于城郊接合部,依托如意花海、彩虹玻璃栈道、观光小火车等旅游资源,种植了百万株万寿菊,其花朵经过深加工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中,附加值高,成为农户增收的又一新途径,实现了“美丽资源”和“美丽经济”的双收益。

  在大马营镇中河村,游客不仅可以在此品尝特色山丹羊肉,还可以零距离亲近大自然,感受浓浓的乡土气息。“村上依托焉支山、焉支花谷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精心打造了集观赏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烧烤纳凉于一体的‘羊主庄园’。”中河村村委会副主任曹模说,农文旅融合发展,让乡村有“看头”更有“赚头”。

  农文旅深度融合,不仅给游客带来新体验,也带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山丹县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突出的人文景点、丰富的特色产业和日渐完善的基础建设,精心打造芦笋庄园、土豆驿站、羊主庄园3个主题庄园、清泉生态乐园和“乡味高庙”振兴乡村样板村,切实让“庄园经济”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新引擎。在此基础上,该县加快实施山丹马场旅游景区提升改造、“五彩山丹”体育公园、南湖生态文化(植物)园等文体旅项目,开展专业化宣传营销,提升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大力发展一批沉浸式、体验式、康养式新业态、新场景,用匠心之功打响“丝路马都·古韵山丹”文旅品牌,聚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和美乡村宜居宜业

  漫步在陈户镇寺沟村,道路宽阔平坦,农房错落有致,庭院干净整洁,文化墙色彩斑斓……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让村民幸福感、满意度倍增。

  和美乡村增“颜值”促振兴。近年来,山丹县始终把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活学活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三大革命”“六大行动”和“八改”工程,实施道路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农田改造等项目35项,全力抓好清泉镇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和双桥村、清泉村、四坝村、寺沟村4个示范村,新开村、东关村6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十里堡村、花寨村4个“和美乡村”建设试点任务,着力创建和美乡村建设的“山丹样板”。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信息通讯等公共服务供给,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山丹县在全力建设和美乡村的同时,以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重要内容,着力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措并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让乡村文化更好地润泽百姓心田。建立健全小微权力、村级事项、公共服务等各类清单,完善村规民约“积分制”“红黑榜”管理制度,大力推广“民事直说”“邻里小院议事”“村民说事”等创新经验,持续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纠纷化解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