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共绘美丽甘肃新画卷——我省各地各部门积极担当作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2024/11/21/ 16:06 来源:新甘肃 记者 蔡文正 彭雯 金奉乾 魏晓倩 王煜宇 田丽媛

玛曲县阿万仓镇境内的黄河。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后俊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一代代护林人与青山为伍、松林为伴,守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家园;

  在广袤无垠的甘南草原上,牧民们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从培育苗木、播撒草籽开始,积极参与到天然林草植被保护和草原沙化治理中,让草原更绿更美;

  在各大矿山矿场,各相关责任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广绿色采选技术、生态修复技术、节能减排技术,资源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得益彰;

  ……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高原与雪山相伴,绿洲与草地为邻,峡谷沟壑环抱着江河溪流,荒漠戈壁中闪动着湖泊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赋予了这里生态类型多样、格局分明的生态环境特征和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地位。

  11月18日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总结了新时代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安排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立足当下,全省上下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全力保护生态、涵养生态、改善生态,久久为功推进美丽甘肃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进一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黄河自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在玛曲县境内蜿蜒433公里,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

  在这片黄河流经的广袤沃土上,碧草如茵、牛羊遍野,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共同描绘出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

  这样的美景,离不开甘南州上下一心、年复一年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甘南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着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展清单化、台账式督查推进,‘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成果有效运用,生态安全风险隐患管控有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成效显著,草畜平衡稳步推进,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了生态底色。”甘南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永诚说。

  今年前10个月,甘南州纳入省上考核的合作市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3,同比下降5.4%,全省排名第一;优良天数比率97.4%,同比增加2.0个百分点。

  在水质安全方面,甘南州完成长江流域100个排污口的排查、监测、溯源工作,整治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619个,完成13个县级以上和106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任务,各类水体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建成区保持无黑臭水体。

  一湾碧水送下游。如今,甘南州黄河年均水资源补给量达87.96亿立方米,较十年前提高59.6%,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明显。

  走进位于白银市白银区银南工业园的甘肃阿尔法植物保护有限公司,厂区的雨水收集池、事故池建设完备,可在应对紧急事态下对超标废水进行足量收集,污水智能化监测数据还可实时向生态环境部门回传。

  白银市工矿企业众多。立足地域实际,白银将环境风险防控关口系统前移,全力推进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在工业企业集中的区域建造重点水环境质量提升与安全保障工程,形成了全市水污染环境应急四级防控体系,严防超标废水流入黄河。

  今年以来,白银市4个国控断面综合评价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75%;武川水库等6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白银市将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落实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监管,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应急队伍和应急能力建设,全力打造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示范地。”白银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自桥表示。

武威市区风景如画。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摄

  守护山清水美生态家园

  武威市地处全国生态格局“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域,境内长达654公里风沙线上有危害严重的风沙口286个,荒漠化、沙化土地分别占国土面积的64.4%、46.7%,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近年来,武威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着力推进荒漠化系统治理、重点治理、科学治理、长效治理,防沙治沙成效明显。”武威市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昆山介绍,全市累计治理沙化土地924.3万亩、风沙口240个、风沙线480公里,环绿洲风沙线回退了10至30公里,荒漠化呈现出面积减少、危害程度减低“双缩减”良好态势,实现了“沙退人进”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武威市还采取工程固沙、人工造林、退化草原治理等综合措施,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重现碧波,水域面积扩大至27.65平方公里,旱区湿地面积达127平方公里。

  武威市久久为功防沙治沙,兰州新区不遗余力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兰州新区是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区域内化工企业众多。当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安全、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兰州新区探索打造‘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多措并举提升生态安全监测预警、应对处置能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董利民介绍。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81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7天;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个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4座污水处理厂尾水达标排放;土壤环境清洁,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4%,危废规范安全处置率达100%。

陇南市徽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朱鹮“做客”。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秋去冬来时,候鸟舞翩跹。近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中华秋沙鸭、黑鹳、鸳鸯和鹮嘴鹬频现陇南市,为当地冬天增添了几分色彩和生机。

  陇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李宝杰介绍,近年来,陇南市制定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落实扬尘管控、尾气达标监管、工业减排、燃煤减量等措施,巩固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建立“生态检察官”制度,率先在全省制定河道砂石资源统一经营管理政策,与四川省广元市、陕西省汉中市签订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协议;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

  如今,陇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比例均居全省第一,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天蓝、地绿、水清、土净成为常态化景象。 陇南市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推进“两江一水”流域综合治理、秦岭西段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生态工程,“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国土绿化面积144万亩,建成绿色长廊2787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27%,位居全省第一。

蓝天白云掩映下的平凉市城区。

  春季桃花飘香,夏季满目葱绿,秋季红叶满山,冬季雾凇剔透……平凉市摄影爱好者田韬,喜欢用镜头记录城市发展变化。“如今,镜头里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照片也越来越美了。”田韬说。

  “近年来,平凉市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协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依法科学推进污染减排和环境治理措施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怀义介绍,如今,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3个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率100%,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森林覆盖率达33.8%。

  (记者 蔡文正 彭雯 金奉乾 魏晓倩 王煜宇 田丽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