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榆中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2024/11/29/ 08:5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朝霞 马国顺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乡村·新聚焦】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

——榆中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榆中县高原夏菜设施基地。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群众在交易中心咨询办理业务。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马国顺

  入冬以来,对于北方农村,逐渐进入了一年中的悠闲时光。

  但这两天,榆中县金崖镇古城村党支部书记岳涌顺却毫无半点闲意,“我们村的岳家巷中学合并到镇里十多年了,占地26亩的校园也白白闲置了十多年,很是浪费。”

  几天前,有家洗涤企业的老板找到岳涌顺,表示要租赁原岳家巷中学旧址,让这个一身干劲的村支书乐开怀。

  说起如何招揽到客商,岳涌顺连声夸赞:“是咱县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帮了大忙,把我们的招商信息编制成产权交易项目发到网上,找来了对路子的客商。”

  岳涌顺所说的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下称交易中心),是榆中县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县工作,于2023年12月挂牌成立的交易新场所,它将全县农业产权纳入统一的管理平台,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让闲置资源在全国和全网挂牌、流通、竞价,以交易“小平台”撬动资源配置“大驱动”,盘活了农村“沉睡的资源”,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做好土地文章 激活农村资源要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要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榆中县以农村产权交易为抓手的改革实践,正源源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

  在金崖镇黄家庄村,通过农村产权交易,让全村人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我们村的老粮站地处国道旁,非常适合搞商贸,但这块土地是归属于村集体经济的‘小产权’,没法获得市场认可,闲置了多年,无法产生效益。”黄家庄村党总支副书记邸云峰说。

  榆中县梳理农村闲置“三资”时,黄家庄村将该地块纳入其中,去年11月理顺了产权关系,兴建起了一栋总面积8000平方米的5层商贸楼。

  “但在销售和招商环节又碰到了困难,远近熟人都怕‘小产权’不可靠,问的人多,真正愿意掏真金白银的几乎没有。”邸云峰说。

  今年2月,黄家庄村向交易中心提出了项目推介申请。短短两个月,交易中心通过项目挂牌、公示、招商、评标、开标全流程推介,以每年40万元的价格把商贸楼二层以上的经营权转让给了一家企业经营宾馆。同时,由于交易中心的公示、证明,打消了商户害怕产权不清的顾虑,促成一层的5间商铺陆续成交,销售金额达200万元。

  黄家庄村集体的“钱袋子”鼓起来后,第一时间反哺群众。今年,全村村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均由村集体出资给每人补贴140元,这一项开支就用去了52万元。

  “钱虽不多,但全村人共享了发展成果,提升了村里人的归属感、获得感。”黄家庄村党总支书记黄宗斌说,“群众获益也增强了村党总支部的凝聚力,村里有啥公益活动,大家都抢着干。”

  随着农村资产被盘活,黄家庄村集体经济收入2023年达96万元,今年前三个季度已达104万元。这些经费还用于村里基础设施改造、乡村环境整治等方面。

  “村里变得整洁漂亮,文化广场上添置了新的文体器材,村民也自发地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黄家庄村村民张旭东说起村庄的变化,高兴得合不拢嘴。

  榆中县对全县农村“三资”进行了清理核查,摸清了各村的“家底”,共核实集体货币资金4.1亿元;集体资产19.8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1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5.7亿元;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348.6万亩,其中农用地327.88万亩、集体建设用地13.64万亩、未利用土地7.05万亩。

  大量的闲置“三资”在“沉睡”,交易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全力“唤醒”这些资源,深度挖掘农村资源要素,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8大类22个品种纳入农村产权交易目录,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将农村“死”资源变成“活”资本,释放出农村产权的价值,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阳光规范交易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榆中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给农户确权登记颁证,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赋予了农民更加完整的土地权益,同时结合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农民以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在交易中心建立“土地超市”,将分散的闲置土地资源“搬进”超市,供各类需求客户挑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高崖镇小营子村的1079.75亩水浇地,于今年4月在交易中心顺利交易。农民原本私下流转的费用每亩五六百元,最终却以每亩每年780元的价格成交,溢价率达30%,一次性两年的租金为171.68万元,给村集体带来了14.03万元的土地管理收入。土地资源流转到了兰州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榆中孙老五苜蓿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发展了现代设施农业,还让农民得到实惠。

  此次流转的土地有村民郭小梅家的6亩地,“以前私下里将土地流转给种瓜大户,每亩最多550元,如今扣除管理费每亩650元,因为签了正规的土地流转合同,每年3900元的租费一分也不会少。”郭小梅说,她和家人到城里打工,每年又多了四五万元的收入。

  榆中县先后出台了《榆中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榆中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农村产权的交易品种、交易条件、相关程序和交易监管等内容,积极推行“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向农村产权交易双方提供具有法律文书作用的规范性交易合同,为交易双方撑起了保障各自权益的“法律保护伞”。

  在夏官营镇夏官营村,原本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大型机械对土地进行除草、深耕。榆中县农副产品购销公司项目负责人李瑞说:“我们在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看到夏官营村243亩撂荒土地挂牌流转,这里离我们公司近,也方便机械化平整,我们就意向性作了登记,7天就完成了交易,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如今在农村投资,通过官方平台交易,后续有保障。”李瑞说,“以前曾在外地流转了80亩地种菜,平整好土地,配套了滴灌,科学管理,第一年获利25万元,但第二年很少有人向我流转土地了,导致我购买的农用机械折价出卖,反倒亏本近10万元。与农户私底下签协议,会发生变卦的事。现在正规化流转土地,更让人放心。”

  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赵欢介绍:“通过交易平台,农村产权交易从线下到线上,吸引各地客商参与竞拍,实现了农村资产资源公开挂网、云端竞价,很大程度解决了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

  阳光交易,公开透明。古城村村委会近期实施的宛川河漫水桥工程项目,通过交易中心公开招标,顺利完成了此项工程。岳涌顺把一大摞与工程相关的实施方案、审核报告、企业资质证书等仔细存档,他解释道:“现在大小项目都要上交易平台,必须公开公正,不仅能遏制村级财务混乱,还能有效防止‘豆腐渣’工程。否则,查账时我们用嘴说不清。”

  榆中县纪委监委对农村“三资”方面存在集体财物和资产管理不规范、资产资源闲置、工程项目和债权债务管控存在潜在风险等问题,开展事前、事中、事后跟踪监督,通过对全县238个行政村的摸排,建立村级“三资台账”,让村集体“三资”交易晒在“阳光”下,保障了农村产权交易规范有序,防止了“暗箱操作”“损农害农”等微腐败问题的发生。

  丰富交易品种 催发乡村振兴活力

  “以前只知道农村产权交易能流转土地,没想到还能帮我们购置农业机械,今年我们村通过交易中心一次性采购了70万元的农机具,质量有保证、价格又实惠。”榆中县新营镇窝子湾村党支部书记高虎元说。

  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交易范围已延展到农村“四荒”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工程建设项目、村级货物和服务采购、农业初始水权等8个交易品种,越来越多的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主动来交易中心寻找合作和商机。

  榆中县夏官营镇大兴营村种植大户魏存志,由于干旱、配水额定量,他经营的400多亩经济作物总是“喝不饱”,每亩地年收入约1500元。

  今年年初,他专门找到交易中心咨询水权交易,很快就通过交易平台获得了其他农户富余出来的3万立方米水权。交易金额仅有3600元,但对于魏存志来说,解决了他的大问题,充分灌溉的土地每亩收益提高了500元,达到了2000元,增强了他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

  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如火如荼,就连村里的卫生环境清洁项目也挂到了交易平台上。

  和平镇和平村地域辽阔,由于地处城郊,环境卫生变成“三不管”的脏、乱、差。

  今年10月15日,和平村把整个村庄的41.41万平方米的环卫保洁服务需求发布到了交易平台上,7天时间,村委会就和甘肃合清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服务外包交易:合清源公司以每年49.8万元的价格,承包和平村包括村内主干道、村社巷道、公共管理区域、辖区荒沟荒山在内的环卫保洁。之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农村产权交易,不仅使农村土地价值增益,也促进了金融资本“下乡”。

  今年,兰州锦达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流转到了高崖镇小营子村的1000多亩土地,但该公司在春耕生产期间因贷款额不足,面临着资金压力,交易中心向他们提供了详尽的交易鉴证书,帮助企业在农村合作银行成功增信,获得了1000万元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使用权抵押贷款,为企业输血纾困、注入发展活力。

  截至目前,交易中心已完成农村产权交易339笔,交易总额达8600万元;指导推进50个“1+1+N”村集体发展试点村进入实体化运营,完成13个衔接资金村集体经济项目采购和招投标工作,涵盖全县20个乡镇。

  冬日,榆中县广袤田野里的农作物已收获,忙碌了一年的农村进入“猫冬”阶段,然而,一波波来自敦煌、岷县、泾川等市县区的访客,前来考察学习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的实效。他们要把“榆中模式”的宝贵经验带回去,“盘活”在广大农村依然“沉睡”的资源,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