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载,他们与“艾”同行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也是孟靖翔做防艾志愿者,与“艾”同行的第22个年头。22年里,他见证过无数生命的挣扎与复苏,给处于绝望边缘的人以希望,帮助他们逐渐走出艾滋病的阴影,重新站在阳光下。
2002年之前,孟靖翔参加其他社会组织的志愿活动时,一次机缘巧合,认识了几名想做艾滋病志愿服务的伙伴,几个人一拍即合,那就做吧。
2002年8月,他们成立了甘肃花雨工作组,现更名为甘肃西域风志愿服务中心,是甘肃第一个以性病艾滋病知识普及、HIV抗体自愿检测、安全套发放及使用、倡导、感染者就医指导、感染者心理干预与关怀等多项公共卫生安全工作为主的公益组织。
“在当时谈‘艾’色变的年代,我们对这个病的认识也是欠缺的。”当时互联网还未普及,他们就查资料、听讲座,一点一点吸收,然后再一点一点输出。但真正接触艾滋病患者时,恐慌还是本能的反应,“我们心里也害怕,万一传染上了怎么办?”
“当时家人问我,是不是也被感染了?”在得到否定答复后,情感发生了从抵触到认可再到支持的转变。
“艾滋病患者最在意的还是来自世俗歧视的眼光。”孟靖翔说,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感染者有了这个病后,精神上处于崩溃状态,情绪上的“堵塞”极难疏通,他就要充当“情绪垃圾桶”,让他们发泄出来才能更好地沟通。
有一个大一的艺术生,21岁,在确诊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想放弃学业,放弃生命。孟靖翔进行深入开导,指导服药,给予精神上的关怀。一段时间后,该学生能够正视疾病,积极接受治疗。
“他毕业的时候有文艺会演邀请我去看,自己编排了一段独舞,唯美的舞蹈展现了他内心的绝望和重生。我明白这是什么,看得我眼泪直流。表演结束后,我给他献了花并拥抱。这种情感很多人不能理解。毕业的时候,他专门来看我,说很感谢我们的帮助关照让他没有放弃学业,会继续努力前行。
在22年的志愿服务中,通过孟靖翔和团队心理干预来接受治疗的人是越来越多,对组织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 王建 实习生 冯晶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2月02日甘肃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2024年11月29日兰州市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集中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 2024年11月27日甘肃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基本阻断
- 2024年11月27日如何预防艾滋病?听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