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深入最基层 走进最前线——甘肃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赴天水陇南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2024/12/05/ 08:3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吴涵

深入最基层 走进最前线

——甘肃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赴天水陇南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一竿子插到底,我们到最基层去。”

  初冬时节,由甘肃省科学院组织的甘肃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前往天水市、陇南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乡镇农民合作社开展本年度第二次科技服务活动。

  20余名博士后科技服务团的成员围绕现代农业、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形式的现场科技服务,“1对1”“面对面”与对接单位深入交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针对基层单位提出的问题共同分析、研商对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走进天水市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成员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生产经营和技术研发状况,与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探讨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为企业出谋划策,助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博士后科技服务团相关负责人说:“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我院传感技术研究所从事的传感器、芯片研究高度契合,双方之前就有合作基础,这次服务团成员中有近两年新入职的博士、博士后,让他们来现场直观感受一下,并从交叉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选题和立项的探讨,开展与企业联合攻关的全新合作模式。”

  在天水市成纪药业有限公司,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成员走进车间进行现场实地采样,采集了试验样品。

  刘怡瑶博士说:“我要把这些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成分提取,为企业的药材加工全流程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尝试在自己擅长的药学研究领域中,充分利用本地道地药材的优势,将中药材产品开发作为主要工作方向,根据得出的结果将先进新技术融于传统中药材的改良中。包括提高中药材的药效或降低其毒性,并寻找更多适应治疗领域,重点开展药食同源相关药材保健品的开发。”

  这次科技服务活动让初入职场的刘怡瑶获益匪浅,她说:“通过本次活动,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对本土产业需求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对未来工作方向有了新的设想和安排。之前在学习阶段,更多关注的是在理论上的钻研和创新。通过这次服务活动,我充分认识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才是科研工作的本质和使命。”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与企业的交流中,我们发现目前中药企业在中药材干燥房、温室大棚的建设方面存在温度、湿度控制难的问题,今后可开展太阳能干燥和制冷相关课题,为建设智慧大棚提供新思路。”韩立娟博士说。

  离开天水,前往陇南市康县。在康县佳纺蚕桑开发有限公司,博士后科技服务团的成员聆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

  “我们可以合作,在种植金耳、桑黄时添加桑叶、桑枝,从而让它们的肥料更足。”

  “对!还可以通过特异营养成分的检测,协助企业打造自有的专属品牌。”

  ……

  博士后科技服务团的成员们兴奋地探讨着自己的设想。

  在康县三河坝镇,博士后科技服务团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的发展重点、技术升级难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议,对三河坝镇特色农业及产业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

  赵玉卉博士说:“在与陇南双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加工车间技术人员交流后,我们得知,天麻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天麻的品质,我们可以在天麻病虫害防治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另外,天麻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我们可以从天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为天麻在康县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这是一次增进科技工作者和企业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科研人员在此次活动中积累了许多探索性的方案和思路,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服务社会的桥梁。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累计走进企业和农民合作社10家,提供现场技术指导6次,针对企业和合作社面临的技术难题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企业4家。

  甘肃博士后科技服务团不仅是科研成果的“播种员”,更是成果转化的“宣传队”。在此次活动中,他们走到种植户身边,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省科学院科技创新研发与实际应用转化能力,更大力度推动全省强科技行动取得实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