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展其长助推农业产业振兴
陈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我们要因地制宜,依托特色资源,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业产业振兴。
以城乡融合推动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一是着力打造乡村经济增长支点和区域增长极,根据特色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精准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突出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休闲农业。二是通过“产业强镇—产业带—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一镇一业、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以河西走廊戈壁设施蔬菜产业带、中部沿黄蔬菜产业带为基础打造高原夏菜产业集群,以定西为核心打造马铃薯产业集群,以定西、陇南高寒阴湿区中药材产业带为核心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以张掖、酒泉文旅产业带为核心打造丝绸之路旅游产业集群。三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优做精特色产业,叫响叫亮优质品牌,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以“强链补链”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换挡。一是大力夯实产业链前端,提高种养规模化程度和产业聚集度,持续调优种养结构,推进良种选育、绿色防控、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二是突出做强产业链中端,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多样化初加工、精准化精加工、高端化深加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建设原料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强筋健骨。三是努力发展产业链后端,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仓储基地,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创建一批“甘味”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知名品牌,形成市场新卖点,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
以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助推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创建一批以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为引领、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辅助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优培强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优化联农带农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方式,更好地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着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加大对家庭农场、供销社合作社的帮扶力度,发展“园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共赢模式、“企业+农户+订单”的社会化服务模式、“村集体经济(党组织)+社会资本投入合作”产业带动模式,促使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三是强化带头人培育“头雁”行动,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带动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推动职业农民向乡村产业工人或乡村企业家发展,促进企业与农户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以文化塑魂赋能促生乡村旅游新业态。一是充分发挥甘肃农村自然生态多样、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悠远厚重、旅游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深挖特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旅游,加快农业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态、旅游、健康、教育和文化等复合型功能转化。二是进一步加快以农文旅融合为引领的乡村新业态融合发展,采取点线面有机衔接、多要素聚集优化方式,由粗放的外延式发展向高效的内涵式提高转变,促进全省农村产业农文旅横向融合,产加销纵向融合,多元主体利益融合。三是加大“陇上乡遇”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力度,进一步培育业态、打造品牌、做强产业,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逐步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宜居宜业宜游,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以“甘味”品牌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一是准确把握“甘味”由树品牌向拓市场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大力开展“甘味出陇”工作,扎实做好展销中心、直营门店、自营体系等建设,积极拓展国内外大市场。二是聚力打造名牌产品,提升地方区域品牌,严把严控企业品牌,着力搭建科学规范的品牌矩阵,切实维护好“甘味”体系形象。三是加强“甘味”品牌宣传推介。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文化内涵,创新品牌表达形式,加强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强化市场辨识度,提高知名度,塑造“甘味”农产品品牌形象,健全品牌发展机制,构建品牌保护机制,完善品牌诚信体系。
作者为兰州市城关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副教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2月10日【理论】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 2024年12月06日甘肃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召开 庄国泰主持并讲话
- 2024年11月29日省直机关干部大讲堂暨青年理论学习分享会举办
- 2024年11月26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