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激扬求新破题的胜势——嘉峪关市以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2024/12/17/ 15:53 来源:嘉峪关日报 记者 杨亮

激扬求新破题的胜势

——我市以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亮

  不日新者必日退。

  一个地区发展,从来都是在不断求新求变的动态跃升中实现蝶变和升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必须把握好“变”这个关键变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对嘉峪关来说,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必须在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加快构建体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那么,嘉峪关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呢?“工业”。由此来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把工业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主战场。

  具体实现路径是:把自身的“家底”摸透,把欠缺的基本功练实,把独门的“杀手锏”磨利。

  可要练实基本功、磨利“杀手锏”,关键还得找准工作发力点,把短板补长、把长板做优。

  这些年,嘉峪关立足老工业基地这个实际,依托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配套能力,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强工业”行动,不断在总量进位、结构优化、实力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可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把长板锻造成核心竞争力,必须向优势要效益。

  怎样塑造优势?“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嘉峪关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导向,聚焦壮大钢、铝、核、新能源等产业链,建立健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机制。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嘉峪关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方位提升工业发展综合实力,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在准确识变中把谋长远与谋当下紧密结合,在主动求变中掌握谋势与谋事的辩证法,方可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嘉峪关紧盯创新不动摇,持之以恒向创新要活力。

  具体做法是:把强科技深度嵌入到强工业行动中,围绕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实施核心技术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攻坚行动。

  然而,正确的策略要想达到如虎添翼之功效,必须以体制机制变革为坚强之后盾。

  这些年,嘉峪关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去年,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同比增长33%,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73%;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8.9%,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成功的案例最具说服力。东兴嘉宇成功研发糖果箔坯料,实现了在食品高端包装领域的创新,填补了西北空白,为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然而,创新毕竟是一个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过程,必须稳扎稳打、接续发力。

  为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嘉峪关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创新链人才链,统筹推进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优化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让更多创新产品抢占更大市场。

  创新无止境,改革添动能。向创新要活力,必须向改革要动力。

  这些年,嘉峪关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以大勇气、大决心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抓好国资国企、“放管服”等改革,不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成绩可圈可点。今年,嘉峪关对供热、物业、安保、供排水等业务进行了专业化整合,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让企业主责主业更聚焦、产业结构更清晰。

  当然,激扬优势从来都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破题的,立足实际但不故步自封,方可下好先手棋、赢得胜势。

  在全局中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嘉峪关不断向开放要潜力,全力以赴为高质量发展筑根基、蓄动能。

  用足用好“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积极融入和建设河西走廊经济带,加大与酒泉、哈密等市的合作交流,健全协调对接机制,协同推进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物流保供、产业链融合等领域协同发展。

  把握时机,善作善成。今年嘉峪关外贸进出口不断实现新突破,前三季度大幅增长132.5%,成绩格外亮眼。

  努力壮大外向型经济,加大引资力度、提升引资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把嘉峪关建设成为全省向西开放的重要支撑,新时代的嘉峪关信心满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