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黄土塬水土治理成功变现
水利部直属单位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落地庆阳
每日甘肃网12月25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路世玲、陈思)近日,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落地,交易碳汇量4.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金额163.8万元。此单交易是水利部直属单位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第一单,也是甘肃省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第一单。
“这笔碳汇交易的收益将全部用于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提质增效。”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局长张西宁说,此单交易对拓展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将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提供宝贵经验。
南小河沟小流域地处庆阳市西峰区董志塬腹地西边缘,流域面积38.93平方公里。此次交易的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区以南小河沟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边界,总面积4.8平方公里。
庆阳地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境内沟壑纵横,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董志塬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土层最深厚的大塬,水土治理工作迫在眉睫。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退休人员庞素霞今年已95岁,是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的见证者。“上世纪50年代初,第一批黄河水利工作者来到庆阳,当时董志塬水土流失严重,沟壑面积已达60%以上,在没有成功经验可效仿的情况下,以南小河沟为依托,开展植树造林、建淤地坝等,实现保水固土。”庞素霞说。
经过70多年久久为功,南小河沟试验基地现有林地345.33公顷、草地48.1公顷,淤地坝9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88%以上,林草覆盖率达84%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65.62%,平均径流拦蓄效益55.6%,拦泥效益97.2%,成为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样板。
2023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提出,研究将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我市主动作为,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今年9月,经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分别进行项目碳汇监测和核证,南小河沟小流域国有场地水土保持碳汇量为9.5万吨,具备进入碳汇交易市场水平。
10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发布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量登记公告。最终,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与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陇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订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协议,黄土高原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真金白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2月23日乘势而上兴新业 “数”起“云”涌绘新景——庆阳市全力打响“中国算谷·智慧庆阳”城市品牌
- 2024年12月08日庆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高质量发展
- 2024年11月28日贴近群众的“巡回法官”——记“记一等功公务员”、庆阳市环县人民法院木钵人民法庭副庭长杜静遥
- 2024年11月28日胡昌升在庆阳调研时强调: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