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好发展好都市圈
孙文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于我省而言,积极规划好发展好都市圈,将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甘肃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明确各都市圈的定位与发展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优化产业布局与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打造甘肃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增长点。
明确都市圈定位与发展目标。兰州都市圈的定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是提升兰州与兰州新区的经济一体化水平,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核心经济圈。酒嘉都市圈的定位是资源型工业与钢铁生产基地的协同发展区;目标是加强酒泉与嘉峪关之间的产业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天水都市圈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陇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目标是发挥天水市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文化旅游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庆平都市圈的定位是农业、能源与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区;目标是利用庆阳和平凉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清洁能源和旅游业,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制定和完善支持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交通设施方面,加快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都市圈内部及与外部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推动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一体化,实现无缝换乘和便捷出行。能源设施方面,加强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水利设施方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和防洪排涝能力,推动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和共享,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优化产业布局与协同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产业园区和开发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和配套,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加强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推动各都市圈与其他省份和地区的产业合作和交流,拓展发展空间和合作领域。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与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延伸,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大学生等返乡创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加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加强都市圈内部合作,建立都市圈合作机制,推动各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资源共享和交通互联,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各都市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人才和技术的自由流动。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和合作领域。推动跨区域合作:加强与其他省份和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建设创新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引进和培育人才,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同时,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加强各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治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发展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广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和企业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都市圈绿色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水质量和土壤环境;推动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生态修复。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
作者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2月27日【理论】从实际出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4年12月20日【理论】促进甘肃金融事业提质增效
- 2024年12月20日【理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2024年12月20日【理论】以系统观念破解改革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