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金塔治理荒漠70余年书写“大漠风流”

 2025/01/10/ 08:3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施秀萍

种下绿色防沙“长龙” 筑起生态保护“长城”

金塔治理荒漠70余年书写“大漠风流”

  每日甘肃网金塔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勾出沙槽、铺上稻草、再用力踩实,一番流程化操作下来,平铺稻草一排排“站立”成行,形成一方方生态“花盆”,再渐次累进形成大片规模,无垠沙漠仿佛扎起无数个“羊角小辫”,慢慢换了容颜……岁尾年初,隆冬时节,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镇永丰村一处沙漠地段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带队的金塔县森林资源工作站工程师李永华说,趁着农户冬闲、天气晴好,抓紧压沙,照着目前进展,今年底有望全面完成金塔县绿洲内比较严重的荒漠化治理及防沙治沙工程任务,“再在这些方格‘花盆’里间隔性种上沙生植物,等成活后,与草方格一起筑起金塔县的生态护甲‘长城’。”

  金塔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之间,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境内以白水泉、明沙窝、东沙窝、巴丹吉林沙漠前端为主的四大沙系全长近160公里,荒漠化面积181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4%。干旱缺水,风大沙多,植被稀少,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治理任务重。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金塔人民就开始代代接力,防沙治沙。1978年,得益于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金塔县加大治理力度,根据县域实际情况,梳理出45个风沙口,这些风沙口以沙化严重、影响耕地、在村庄边缘为共同特性,其中金塔五星、古城旧寺墩、鼎新夹墩湾、鸳鸯池解放村等为18个重点风沙口。

  “以前,风沙严重的地方,村民春季无法耕种,村庄房屋时有掩埋,人民群众赖以生产的水源地——解放村水库库容也逐年减少。”李永华告诉记者,70余年来,随着从未间断的防沙治沙“接力赛”,金塔县境内一点点“绿进沙退”,特别是解放村水库进沙量逐年减少,水库库容量不断增大,有效减轻了漫漫黄沙对群众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刚刚过去的2024年,仅金塔县自然资源局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治沙项目就达1万亩,各乡镇组织群众又自发压沙3000亩,经过多年持续治理,截至2024年年底,18个重点风沙口已有16个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全县林地面积达158.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7%,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20多年保持了“双缩减”,以喜人成效书写“大漠风流”。

  “绿锁流沙”奇迹背后,治沙模式也更新迭代。“为节省成本,提高治沙效果,我们先在县城边缘地带做先行试验,再总结推广。”李永华介绍道,一种治沙模式一般需要两三年试验。先期的黏土压沙、砾石压沙,可就地取材、效果良好,但条件不具备普遍性。后期引进的HDPE尼龙网格压沙、尼龙网袋压沙,效果不错,但成本高。多年总结对比下来,如今采用的稻草方格压沙,每亩治沙费用约1900元,成本低、效果好;同时引进无人机运输、履带式机械压沙等先进科技,省时、省力、省钱、高效,再套种红柳、梭梭、花棒等耐旱性沙生植物,便逐步形成“绿带锁黄龙”的壮观景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