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镇原:和美乡村正“芳华”乡村振兴“底色足”

 2025/01/17/ 11:31 来源:每日甘肃网

  错落有致的农家村落,宽敞笔直的农村道路,四季丰收的蔬菜大棚……行走在镇原的广袤田间,这些“美丽元素”成了新农村的标配。

  今年,镇原县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推动现代农业、农文旅融合、基层治理协同发展上持续发力,铸就乡村振兴十足底色,促进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业产业促增收

  产业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石。镇原县坚持养殖业和种植业协同发展,确保农业资源、产地环境、绿色供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五项内容二十五项指标达到国家创建要求。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农业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和美乡村建设增势赋能。

  以“三元双向”绿色循环为路径,镇原县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今年种植粮食作物144.8万亩、苹果14万亩、瓜菜30万亩,养殖肉鸡1亿羽、肉牛30万头、肉羊74万只、生猪29万头。同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农业旅游和农村电商,拓宽增收渠道。

  如今,镇原县农业产业实现全环节提升和全链条增值,仅食用菌产业生产总值提高7.7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2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22%。带动1.98万户群众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走出生态富民路。

  农文旅融合添活力

  今年,镇原县翟池景区景点游人如织、车水马龙,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旅游高峰。

  镇原县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西部之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翟池生态旅游景区扩容提质项目,建成游客中心、自助餐厅、特色民宿、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无动力乐园、露营基地、小吃档口、天幕烧烤、民宿船屋、嬉水划船等12个子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观光。

  省级旅游示范村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乡村旅游的理想选择;“历史再现”村庄则通过复原历史场景,让游客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变迁……今年镇原县人文生态游、红色文化游、高原风情游、历史体验游等4条旅游黄金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游览,展示了美丽乡村文化的魅力,为和美乡村建设增添了别样活力。

  同时,镇原县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品牌,使乡村旅游实现从传统向现代、从单一向多元、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为游客带来更加优质、独特的旅游体验。据悉,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56.64万人次,预计旅游综合收入12.51亿元。

  乡村治理树新风

  走进镇原县郭原乡王沟圈村的文化大院,一个个民间藏品陈列室、才艺展示室、书画展览室和农家书屋映入眼帘,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200余件老旧民俗物品和无线电设备在这里见证历史,让人们在触摸中感受时光流转,激发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奋进的力量。

  王沟圈村深入实施“党建+文化”工程,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今年,全乡首个村级“文化大院”落成,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了社会风气向善向上转变。

  今年以来,镇原县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方式方法,将理论宣传、文化供给、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不断深入推进,善治善成的乡村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办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广大村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增强他们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感和支持度,从而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化农村“垃圾革命”,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拆除危房危窑963处,农村“三堆”8414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8965吨,新改农村户厕9365座;宣传宣讲会、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不断,对镇村干部、“五老人员”、婚介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了移风易俗专题培训,通过“重点人群”引领带动全县人民弘扬文明新风、展示时代新貌;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命名表彰了 “文明标兵村(社区)”20个、“美德示范户”10户、“文明家庭”16户、“身边好人”36名、“新时代好少年”16名,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镇原融媒全媒体记者 张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