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兰花香里春意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效军 沈丽莉 刘健 安东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静
1月14日,农历腊月十五,天水。正值隆冬,万物萧瑟,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的秦州区兰花产业园内,却是一番春意盎然的别样景象——踏入园区大门,温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日光温室里,品种繁多的蝴蝶兰、石斛兰争奇斗艳。白色、粉色、黄色、蓝色……放眼望去,一片姹紫嫣红,缤纷娇艳。“这是‘残雪’,这是‘小凌儿’,这是‘第一名’,那盆是‘秋风’,旁边的是‘大辣椒’……”说起蝴蝶兰,园区销售人员陈芳如数家珍。
园区占地面积100亩,拥有52亩高标准玻璃智能连栋温室。温室内,供暖、水肥一体化、物联网全自动控制等自动化系统一应俱全。天水气候温润,景色秀丽,自古就有“陇上小江南”的美誉。可大规模开展兰花种植,却是一桩新鲜事。
“兰花产业园是我们2022年3月投资5700万元建设的,2024年开始试种植,到现在刚刚运行一年。”秦州区农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石晶介绍道。对秦州区来说,打造兰花产业园,是培育富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走向纵深的一次积极探索。“要让农民富起来,必须要有富民产业支撑。我们把40个村的乡村振兴资金进行整合,建设了这座兰花产业园,目的就是在天水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等特色产业基础上,用好用活乡村振兴资金,再培育一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带动农业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石晶表示。
种植兰花,秦州区农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气候、海拔、水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可行性研究,并引入了专业的技术团队。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最终打造出眼前这一片似锦繁花。“目前,基地已运营了两个催梗棚和两个催花棚,成功栽培了50多种蝴蝶兰、20多种石斛兰,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石晶说,园区的快速发展让大家感到特别振奋,信心大增。现在每天都能接到大量来自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地的订单。
临近春节,园区里到处都是开车来赏花、买花的群众。兰花产业园的成功发展,使周边的农民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在一个催花棚内,藉口镇缑家庄村村民崔荞花正拿着水管为一盆盆石斛兰浇水。崔荞花家里种了2亩苹果和17亩大樱桃,往年一到冬天便闲下来了。秦州区兰花产业园的建成,给她新增了一笔可观的务工收入。
“就在家跟前,一天能挣100元。”崔荞花边说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恰似眼前盛开的石斛兰。按照计划,2025年,秦州区兰花产业园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拓宽销售渠道,力争实现500万元销售收入。“我们还将加快推进组培技术研究,配套建设电商中心、物流中心,构建‘农业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周边更多村民走向富裕。”石晶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1月30日【新春走基层】兰州市城管部门确保春节期间城市管理工作平稳有序
- 2025年01月30日【新春走基层】旧沟村的新鲜事
- 2025年01月29日【新春走基层】“牛”书记的新年景
- 2025年01月29日【新春走基层】兰州公交人别样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