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新春走基层】唱响县强民富幸福歌——看肃北县域经济发展如何提质增效

 2025/02/03/ 08:4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张国华 张革文 杜雪琴 董文龙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新春走基层】

唱响县强民富幸福歌

——看肃北县域经济发展如何提质增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国华 张革文 杜雪琴 董文龙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兴,国家强。

  如果沿河西走廊穿越戈壁向西而行,你可能不会相信,一个甘肃西北边陲小县会创造什么奇迹。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仅1.5万人。2024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0.7亿元,同比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36.2%,人均GDP达到20.4万元,排名全省前列。

  肃北县聚焦“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功能型”定位,以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为重点,持续提升壮大矿产资源开发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有机畜牧等绿色产业,加快通道枢纽建设,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我们加快构建形成了竞争力强劲、配套体系完善的良性产业生态,全县经济稳步提质,持续向好。”肃北县委书记张跃峰说。

  发展特色鲜明、优势产业互补、生态环境渐好、人民生活幸福……今天的肃北县,县域经济发展繁荣兴旺,一幅县强民富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产业发展兴

  提起马鬃山,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刻板印象:茫茫黑戈壁,百里无人烟,甚至没有一个诊所、一家理发店。

  但是,今天的马鬃山早已大变样——

  建成投入使用的四星级酒店内,客商不断,一房难求;已经交付的肃北县第二人民医院里,暖意融融;正在建设的商业街、学校、住宅楼,鳞次栉比……

  “我们正在按照‘一县两城’的建设理念,推进马鬃山经济开发区建设。”肃北县委常委、副县长曹宸豪说。

  据曹宸豪介绍,马鬃山镇集镇西扩综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项目规划27个,争取到中央资金1.17亿元,分5个子项目实施,涉及道路、垃圾填埋场、供热管网、防洪、水库等方面。

  目前,项目均已开工建设,进度超过50%,主要集中在住建领域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企业配套设施建设。

  马鬃山是连接新疆、内蒙古的重要交通节点,建设通道物流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肃北县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推进铁达明水公铁联运物流园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亿吨级物流枢纽基地”,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新空间。

  肃北县抢抓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临哈铁路双线电气化改造等政策机遇,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推动黑山梁站重新启用,预留马鬃山站到口岸专用线接口,将临哈线马鬃山段设计运力从1100万吨提升到5000万吨。

  项目的建设,加快了马鬃山矿产资源开发、物流运输能力增强。

  作为肃北县2024年单个投资最大的综合能源物流项目,广汇明水综合能源物流基地,一期项目铁路专用线路基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

  中疆马鬃山站公铁联运物流园区项目已完成核准;

  铁达明水公铁联运物流园项目一期投入使用;

  …………

  一批增动能、提效能的重点物流项目在肃北落地,通道物流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肃北县打造“亿吨级物流枢纽基地”的步伐愈发稳健。

  数据显示,2024年,肃北县实施重点项目82个、总投资212.7亿元。

  “我们通过项目谋划月活动,指导各乡镇、各部门深挖潜力,2025年谋划了重点项目87个,其中兴边富民项目10个。”肃北县发改局副局长赵国杰说。

  项目落地,企业扎根,一个地区才能长足发展。

  立足“工业主导型”定位,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肃北县全力打造百亿级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积极招引有实力的企业落户。

  围绕补空白、延链补链强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产业专班组长带头叩门招商,先后外出招商38批次,拜访企业173户,一门心思找客商、话合作、谈项目。

  招商引资的“吸附效应”越来越强,广汇集团、正泰集团、甘肃耀美、浙江新能源、运达集团、中疆物流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落户肃北。

  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4.19亿元,同比增长44.95%,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劲动能。

  生态环境美

  2024年12月中旬,记者在肃北县采访期间,肃北马鬃山北山羊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传来好消息:巡护人员通过红外相机捕捉到雪豹的踪迹。

  而这一区域出现雪豹,极为罕见!

  问其原因才知,是肃北县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野生动物的繁衍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近年来,肃北县立足“生态功能型”县域发展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建祁连山国家公园盐池湾片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效路径,高水平运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和盐池湾乡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

  肃北县盐池湾乡通过与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合作,建立起了覆盖全乡的生态环境区分管控体系,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利用移动执法客户端、无人机、自动监控点位等方式,我们对全县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监管。”肃北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麦尔根夫说。

  同时,肃北县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开展联合执法,加强甘青交界祁连山片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祁连山生态环境安全。

  “我们还启动了以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北县盐池湾片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单元的‘两山’基地创建工作,先后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生态修复等项目,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提升。”麦尔根夫说。

  如今,像白唇鹿、豺这样的“稀客”,时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羚羊、黑颈鹤等野生动物也随时可以看到。

  各类野生动物的频繁出现,正是肃北县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的具体体现。

  得益于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近年来,肃北县实施退化林修复0.9万亩,草原改良100万亩,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面貌,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立足高原和绿色两大优势,肃北县全力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建成数字有机生态牧场,不断推动草食畜牧业发展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有机化。

  通过招商引资,山下云上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肃北县建立有机羊肉全产业链。该项目应用北斗三代卫星通信技术,实现草原资源科学化监管,能够对高品质肃北有机雪山羊进行在线溯源、智慧认证,有力推动了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协调共进。

  “通过为牧民配发手持机、为羊群佩戴智能项圈、为牧羊植入芯片,研发配套的后台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全程化数字化在线管控,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抓手。”肃北智慧牧场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在肃北县,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做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百姓生活好

  “咚咚咚……”

  每到早上7时30分左右,王润花老人的家门就会准时敲响。

  “是给我送早饭来了。”王润花也早已习惯。

  71岁的王润花家住肃北县紫亭社区,因身体不好,行动不便,下楼买菜都是大问题。

  2023年开始,肃北县选定18家助餐点,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并招募公益性岗位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75岁以上高龄和残疾等级为一、二级重度残疾老年人以及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送餐服务。

  “我们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时掌握助餐点服务质量,确保老人吃得放心、舒心、安心。”肃北县人社局副局长刘煜剑说。

  2024年,肃北县累计支付助餐补贴97.5万元,全县登记参与助餐老人2495人,覆盖率达到95%。

  不仅是送餐服务,肃北县把为老年人服务落实到方方面面——

  给老人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外地子女可以随时看到家里老人的情况;

  配备老年机,每个月可以免费通话200分钟;

  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打扫一次卫生;

  ……

  2024年,肃北县发放适老化改造补贴150万元,居家养老服务补贴34.86万元,支付终端机费用6.39万元;发放高龄津贴250.17万元,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额投保意外伤害险14.35万元。

  “生活在肃北好得很!”说起享受到的各项养老服务,王润花赞不绝口。

  生活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2024年,肃北县委、县政府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与“老有所养”一样,“病有所医”也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关键保障。

  立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期待,肃北县不断强化医疗资源配置,建立由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医生、资源、患者“三下沉”,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全县孕早期检查、产前检查覆盖率及婴幼儿健康管理率达99%。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群众满意率达97%以上,各项管理指标规范率位于酒泉市前列。

  市政工程是民生工程,关乎群众日常生活。

  2024年,肃北县构建级配合理、功能完善的道路系统,全县新建、续建、改造路桥工程7项。

  在完善交通硬件的同时,肃北县着眼于城市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统筹推进水热气市政设施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城市绿化建设、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城市亮化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2024年,肃北县共实施城建项目38个,其中:新建项目15个,续建项目23个,总投资12.89亿元。从“老旧破”到“新绿美”,从“边角地”到“小游园”……方寸之变精绘宜居画卷,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