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新春走基层】非遗上列车 欢乐过大年

 2025/02/05/ 07:5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燕春丽 通讯员姜雨杉

非遗上列车 欢乐过大年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燕春丽 通讯员 姜雨杉

  “鼓声一响,祥和喜乐,万事顺遂喽!”

  春运期间,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客运段担当的K132次列车上,兰州太平鼓非遗传承人陈存德双手挥动鼓鞭,配合着舞蹈动作时而跳跃、时而旋转……

  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兰州太平鼓,享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陈存德介绍:“兰州太平鼓,敲鼓用的是麻绳拧成的鼓鞭,讲究的就是一个刚劲潇洒、鼓声连连,为的就是给大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鼓舞罢,车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鼓声绕梁余音未散,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纸花在朱宜英的剪刀下绽放开来。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宜英一边轻巧熟练地舞动着剪刀,一边向旅客讲述着甘肃剪纸文化的由来:“甘肃的剪纸,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明清时期是老百姓每逢佳节喜事必不可少的。剪纸能剪动物、剪人物、剪风景,还能剪故事呢。”

  朱宜英将纸花转赠旅客后,又手把手地教旅客剪窗花,一同体验非遗的浓厚魅力。

  天水刺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云帆也带着他的刺绣作品走进了车厢。这些绣品或色彩明艳,或淡雅清新,题材丰富多样,有象征吉祥如意的花鸟鱼虫,有展现天水风土人情的民俗场景,还有蕴含新春祝福的喜庆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千年技艺的传承与匠心。

  为了让乘客更好地了解天水刺绣,刘云帆现场展示了刺绣的制作过程。只见他熟练地穿针引线,纤细的手指灵动地在绣布上飞舞,简单的丝线瞬间幻化成了栩栩如生的图案。

  一位年轻旅客兴奋地说:“原本以为跨年就是和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没想到今年能在火车上体验到这么有趣的非遗,真是太有意义了。”

  列车上,与非遗“大餐”同时奉献给旅客的,还有兰州客运段为旅客准备的饺子。刚刚出锅的饺子让车厢里年味更浓了,将“春运回家”这一朴素而又浓烈的幸福感,通过舌尖味蕾传递,让天南海北的人们团聚在列车上、欢度在旅途中。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