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 公益性岗位“小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动力”
每日甘肃网2月5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张凡)近年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镇原县以“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为抓手,全力推动乡村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打造具有镇原特色的就业帮扶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镇原县坚持“按需设岗、人岗相适”原则,组织驻村工作队与乡镇干部深入村组,通过实地走访、村民座谈等方式,精准掌握各村岗位实际需求、脱贫劳动力就业意愿和个人技能,依据调研结果和各村区域面积、常住人口情况,科学规划岗位类型及数量,避免盲目随意设置岗位,有效解决了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易致贫返贫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目前,全县已开发乡村保洁员、道路安全员、爱心理发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3094个,调整转岗暑期学生防溺水巡查员33人,配合开展防溺水巡查工作,学生溺水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30%以上。兼职创稳网格员215个,充分发挥民情信息收集、政策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邻里纠纷调解等作用,报告主动创稳方面社情民意84条,化解矛盾纠纷128起,有效维护乡村和谐稳定。鼓励乡村利用各类社会资金自主开发岗位,优先安置脱贫人口,实现了“小岗位”托稳“大民生”,为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和脱贫劳动力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无稳定收入来源、无法外出或居家就业无岗的就业困难脱贫劳动力,镇原县规范完善选聘流程。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申报系统,拓宽报名渠道。同时,在资格审核中增加“邻里口碑”考察环节,通过走访周边村民,了解应聘人员品德和日常表现,力争把热爱公益事业、群众基础好的人员选聘到公益岗位,整个选聘过程通过政府网站、村务公开栏等平台全程公开,确保整个选聘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全方位监督。
加强与财政、农业农村部门的衔接沟通,将公益性岗位补贴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实行预算管理,确保岗位补贴资金落实到位、按月拨付。建立乡镇初审公示、人社部门审核公示的“双审双公示”机制,通过阳光惠农系统,每月按时足额将公益性岗位人员补贴直接发放至社保卡,确保补贴发放可查询、可追溯。定期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邀请专家能手授课,帮助岗位人员提升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快速适应工作。2024年,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856.4万元,投入30.94万元为全县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1月08日镇原县太平镇 绘就魅力村镇“新图景”
- 2025年01月03日镇原县孟坝镇 以绿为底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 2024年12月25日镇原县 “农”墨重彩绘就“三农”新画卷
- 2024年12月23日镇原县 多措并举推进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