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油坊“榨”出致富香
张掖日报记者 李禄军 王 静
春节期间,走进山丹县李桥乡高庙村共富油坊,浓郁正宗的油香味扑鼻而来。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颗颗饱满的胡麻籽,经过炒制、压榨、清澄、过滤、灌装等多道工序后,变成了一桶桶金灿灿的胡麻油。高庙村妇联主席、共富油坊负责人盛英介绍,共富油坊主要生产胡麻油和菜籽油,开业三个月以来效益很好,不仅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还解决了一部分困难群众的就业难题。
共富油坊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高庙共富油坊采用传统古法压榨工艺,同时结合先进的液压压力式榨油机,生产的食用油醇香浓郁。同时,油坊流转李桥乡高庙村1000亩土地,培育“祝福油脂”品牌菜籽油种植基地,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参与油坊的生产与加工过程,逐步实现小油坊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在油坊务工的高庙村村民曹玉琴说每天在油坊上班时间是七到八小时,每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用她自己的话说“家就住在附近,上下班都特别方便,既赚到了钱,还能照顾家人。”
就在离共富油坊40公里的地方,山丹县祝福油脂公司生产线也是开足马力,忙着生产春节前最后一批订单。公司负责人祝进告诉记者,春节前,公司接到了大量订单,每天的发货量都在5000斤左右。即使生产任务很重,公司还是将品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食品安全无小事,他要做到的是,严把质量关,出厂的每一瓶油都是优质的、放心的、安全的。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公司一半以上的食用油原料来自山丹本地及周边县区。祝进说,这也是他有这份自信最大的依仗,抛开工艺,高品质的食用油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油料作物做背书。
山丹县油菜、胡麻种植历史悠久,油料作物种植量大面广。尤其是沿祁连山北麓的大马营镇、霍城镇、李桥乡、陈户镇、位奇镇、老军乡及山丹马场和山丹农场等地,因气候冷凉、土地肥沃、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油籽脂肪的形成和积累,是油菜籽、胡麻等种植油料作物的理想地带。随着本地深加工企业的增多,特别是在品牌效应的加持下,油料作物种植户和农民群众的收益也在明显提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1月21日山丹:消费市场进入“春节档”
- 2025年01月16日山丹:耍冰雪 迎新春
- 2025年01月15日山丹技能“梦工厂” 打造就业“新引擎”
- 2025年01月14日山丹大抓农业项目拓展“六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