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岘:时光深处 古村新韵
![](https://pic.gansudaily.com.cn/003/020/371/00302037119_e55088c9.jpg)
长安岘古村落 资料图
刘亚丽
在陇南礼县洮坪镇,隐匿着一座原生态古村落——长安岘,它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隐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长安岘,位于陇南市礼县、宕昌及定西市岷县交界的大山深处,这里的森林、草原自然资源丰富,是典型的高寒阴湿林带。在这个风光旖旎,静谧清幽的大山深处,至今保留着30多座古朴民居,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村落。
从县城出发,驾车行驶一个半小时后,这里的山渐渐变得绿了,林也越来越密。打开车窗,深吸一下,一缕缕松香的气味令人微醺。
车子沿着清澈见底的小河在村路上向前疾驰,随着一座座水磨的一掠而过,牛车、茅屋渐渐多了起来。当料峭的寒风还未完全散尽,大地尚带着几分冬日的矜持,油菜花,已在不经意间,悄然点亮了初春的调色盘。
走进这片土地,每一朵油菜花都像是精心雕琢的小太阳,四片轻薄的花瓣,两两相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毫无保留地舒展着,将积攒了一冬的热情尽情释放。凑近细看,花蕊纤细,却又充满力量。那一抹嫩黄,在花瓣的簇拥下,更显娇俏。
一条路,伴着泥土的芬芳,伸向乡村。远远望去,错落有致的茅草屋沿着地势铺陈开来,在阳光的轻拂下,弥漫着质朴的气息。这个藏在大山深处,不为世人熟知的村庄,却有着它独具魅力油画般的自然美景,且依然保留着远离城市文明的原生态风貌。
据了解,这里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美院等各类高校挂牌绘画写生的基地。同时,也是摄影、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沿着村间小路前行,转角处,一丛不知名的野花在墙角悄然绽放。它们没有娇艳的色彩,也没有馥郁的香气,却以一种质朴的姿态,为这古老的小路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花朵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来到一个古香古色、古朴雅静的小院中,不禁会被这里篱笆围起来的院子,以及院子里摆放的石碾、牛车和屋子里手工的槽、木桶、木柜、木盆、木碗等家什器物所感染。看着这一件件落满岁月印痕的器物,眼前不禁浮现出这一个个院落曾经人来人往、谈笑风生的生活场景,炉膛内火苗正旺,一家人其乐融融,烧火做饭,围炉煮茶,烟火气息浓郁。
长安岘原生态古村落不仅有着独特的建筑风貌,还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在这里,传统的农耕文化依然保留得十分完整。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勤劳的双手耕耘着这片土地。每到农忙时节,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人们使用着古老的农具,播种、收割,传承着祖祖辈辈的农耕智慧。
在村里老人的指引下,走到一处沧桑古老的水磨坊旁,静静聆听着老旧的水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这一声声低吟浅唱,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年代久远凄美的故事。水磨坊的外观质朴而陈旧,土黄色的墙壁因岁月的侵蚀和风雨的洗礼,变得斑驳不堪,像是一幅抽象画。每一道裂痕、每一块剥落的墙皮,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屋顶覆盖着的青瓦,层层叠叠,有些已经破碎,长出了几株顽强的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更添几分荒凉与沧桑。目之所及,昔日的打谷场里,堆放着废弃的木轮车、石碾子。这一个个老物件,默默见证着沧海桑田和历史变迁。
听老人介绍,水磨房曾经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天刚蒙蒙亮,村民们就挑着谷物来到这里,等待着将粮食磨成面粉或米粉。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大人们则一边忙碌,一边谈天说地,分享着生活的琐事与喜悦。那时候,水磨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是村子里的生活中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机器逐渐取代了水磨坊的功能,它也慢慢沉寂下来。如今,只剩下这空荡荡的房子和依然转动的水车,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虽然水磨坊已不再承担它原本的使命,但它却成为故乡的一个符号,一个承载着乡愁的地方。
当我沿着小路缓缓走出古村,心中满是对这片古老土地的眷恋与不舍。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得以静下心来,感受岁月的流淌,品味生活的真谛。长安岘的点点滴滴,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10日武山摩崖石窟文化旅游区集中宣传月活动启动
- 2025年02月10日【图片新闻】春节期间金昌市冰雪旅游项目持续升温
- 2025年02月10日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再获殊荣
- 2025年02月05日【新春走基层】成县陈院镇:环境美了 旅游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