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强信心 看发展】亮特色 强信心 增动能——甘肃省新型工业化现场推进会金昌观摩见闻

 2025/02/16/ 08:5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范海瑞

【强信心 看发展】

亮特色 强信心 增动能

——全省新型工业化现场推进会金昌观摩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全省新型工业化现场推进会召开前夕,2月12日,来自全省工业战线的领导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一行对金川集团永昌铜业公司40万吨智能铜电解项目等五个优质工业项目进行了集中观摩。大家走进工厂,实地查看、听取介绍、观看展板、现场交流,一个个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综合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展示了金昌市抢抓新型工业化机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励全省各地以满弓紧弦的干劲,深入开展强工业行动,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提速增效。

  黑灯工厂,悄然兴起

  观摩组首先来到位于河西堡工业园的金川集团永昌铜业公司生产集控中心,在巨幕电子大屏前,工作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电脑,调度各项生产设备有序运行。这里集园区安全、环保、仓储、物流、质量、能源、成本等智能管控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全厂“一张图”管理。

  走进生产现场,记者看到,上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调度下,桁架式取板机与阳极板圆盘浇铸系统成功对接,实现铜阳极板的自动存取,RGV小车穿梭于阳极铜板储板库区与智能铜电解厂房之间,自动完成阳极铜板的智能上料。

  据工作人员介绍,阳极智能储运系统替代了传统汽车和人工叉车倒运阳极板的方案,能够完成入库流程、出库流程、库存管理、质量追溯,有效减少物流成本,优化运输路线和仓储空间,使铜阳极板的存放、检索和转运更加便捷,降低铜阳极板转运过程中受损的可能性。

  “生产车间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是名副其实的黑灯工厂。”金川集团永昌铜业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平介绍说,该项目采用目前行业内能耗水平低、电解效率高的先进不锈钢永久阴极电解工艺,基于工业以太网,对电解吊车、机组和净化系统等进行智能通讯,实现了阳极板、阴极铜产品智能转运、电解槽面在线自动检测、出装槽设备的无人驾驶和智能调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项目于2024年9月28日成功点火,11月13日投料试生产,仅用9天就打通了工艺流程,创下了行业新纪录。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做通电试生产准备,计划今年4月实现达产达标。张建平介绍说,2024年,项目实现产值约43亿元,今年预计将实现产值230亿元。

  金川集团永昌铜业公司的智能化转型是金昌市传统工业通过“三化”改造提升发展质量的一个缩影。金昌市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5G智慧矿山项目被评为全国“5G+互联网”典型案例,“数字基础设施集成”入选全国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现场安全管控方案入围工信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应用示范案例,培育认定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1家,累计创建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4家、省级数字化车间6家、5G全连接工厂2家、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4个。

  循环经济,绿色转型

  在甘肃能化金昌能源化工公司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及50万吨高浓度尿基复合肥项目现场,步入中控大厅,记者看到,这里同样也是通过中控大屏来监控管理全厂的生产运行。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采用粉煤加压气化、等温变换、低温甲醇洗、克劳斯硫回收、液氮洗、低压氨合成、二氧化碳汽提法等先进成熟技术,生产合成氨、尿素、氢气、尿基复合肥等产品,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项目设计产能合成氨30万吨、尿素30万吨、尿基复合肥50万吨、氢气2亿立方米,今年预计实现产值5亿元。

  “我们生产40万吨合成金红石将消耗150万吨硫酸及120万吨电石渣,有效解决了困扰金昌多年的危废处理和综合利用的难题。”甘肃佰利联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涛说。

  甘肃佰利联秉持“全产业、大循环”的产业理念,以金川集团冶炼产生的硫酸和电石渣为原料,生产合成金红石,副产品七水硫酸亚铁也是制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生产原料,成为金昌市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化工循环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实现了资源就地循环利用。

  甘肃佰利联冶炼副产硫酸资源及氯碱废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设计产能40万吨,产品主要销往四川、湖北、甘肃等地,2024年实现产值25亿元。曾涛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数智技术为企业发展赋能,推动公司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近年来,金昌市坚持将绿色发展贯穿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全力推动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通过实施氯碱废电石渣综合利用生产金红石、低镍高硫阳极泥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改旧育新,协同发展

  走进金川集团精密铜材公司,各式各样的铜制管材、板材映入眼帘,这里生产的大口径白铜管产品集成创新了大量国内外铜加工领域最先进的工艺装备和技术,解决了大直径无缝管拉升过程中道次扩径率和热处理工艺匹配化技术难题,工艺技术国内领先,技术创新程度高。直径457毫米的白铜管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铜镍合金无缝管,产品主要用于海洋工程,目前仅有金川集团公司具备生产能力。项目设计产能5000吨/年,市场占有率60%,2024年实现产值约30亿元。

  在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一道道复杂工序有条不紊进行,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拥有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及高端检测设备,建成十万级无尘、极净干燥智能制造车间。圆柱锂离子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是金昌市重点补链、强链项目,有效带动周边地区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行业的发展。

  “我们生产电池的原材料有70%来自金昌本地,供应商门对门,不仅省了运费,连包装费都省了,这是金昌送给我们企业的发展红利。”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梅鹏成介绍说。

  近年来,金昌市坚定不移强工业、兴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培育壮大“2+4”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832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171亿元,年均增长21.1%;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20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84亿元,年均增长18.6%。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6%;增速已连续36个月位居全省第一,连续82个月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

  新型工业化是甘肃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大家表示,将紧紧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牛鼻子”,提振精气神,以科学务实的举措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持续推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大提速、大提效开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