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临泽县:小菌菇撑开“致富伞”

 2025/02/17/ 10:19 来源:张掖日报 吴玉杰 李 炳 郭 浩

小菌菇撑开“致富伞”

  吴玉杰 李 炳 郭 浩

  隆冬时节,气温骤降,甘肃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双孢菇养殖基地内却温暖如春。进入基地,阵阵菌菇香味扑面而来,一朵朵洁白的双孢菇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进行菌菇的采摘、分拣、装篮等工作。

  培植床上,一簇簇菇朵犹如小伞般破土而出,鲜嫩肥厚、大小不一。往下一摁,轻轻一扭,小小的双孢菇就脱离了菇床。摘完后,经过清洗、包装,将销往新疆、西宁、兰州、成都等地。

  为了让双孢菇有舒适的生长环境,“空调房”必不可少。通过智能化温控,对大棚内的风速、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实时精确控制,使大棚长年保持恒温,打破了双孢菇生长季节限制,实现了“四季皆丰收”。“临泽县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夯实,玉米秸秆、牲畜粪便等资源充足。我们将玉米秸秆、牛羊粪便等材料混合搅拌高温处理后,经过两个月的菌种培育,在温度和湿度的调控下,为双孢菇提供了健康、稳定的生长环境。”公司技术员索文林不时查看棚内各项数据,仔细记录在册。

  双孢菇种植为临泽县农民撑起“致富伞”,惠及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现在不用外出‘讨光景’,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既照顾了上学的孩子,每个月的收入还很可观。”王晓燕乐呵呵地说。她常年在该养殖基地上班,家里的光景一年好过一年。“除了制种玉米收入以外,玉米秸秆和牲畜粪便也能卖到公司,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养殖基地内,临泽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中心农艺师李世栋正逐棚检查双孢菇生长情况。他介绍,该公司引进双孢菇菌料三次隧道发酵技术和玉米芯替代小麦秸秆双孢菇生产菌料技术,缩短菌料发酵间隙,延长采菇时间,进一步提高双孢菇单位面积产量。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作为一家集食用菌研发、栽培、技术培训、食用菌加工、配送、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瞄定延链强链补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构建食用菌产、加、销全产业链体系。目前,该公司通过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从一颗“菇”到一罐“酱”,每年为公司增加1000万元以上的收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更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临泽县积极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建设,聚焦“一屏三地”功能定位,按照“做优做强特色食用菌、做特做精珍稀食用菌、做好做大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周年供应、四季有菇为目标,着力强化品牌打造、机制构建、要素保障和综合效益,形成了多元化全产业链食用菌产业发展体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