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市场提档升级 一站式服务助就业
我市高质量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360服务之家”工作人员为求职者提供帮助
无论寒风凛冽,还是骄阳似火,在建材市场门口、天桥下、马路边,总有一群人三三两两蹲在路边,身旁放着各种工具,期盼着雇主的出现……这是许多人记忆中的零工市场景象。
如今,零工们不需要在风雨中露天等活。2024年,兰州市以实施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为契机,围绕强服务、提技能、稳就业的目标,坚持创新发展,科学谋划布局,着力打造了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全覆盖的“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让零工从“马路边”走进了“屋子里”。
兰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依托甘肃省“如意就业”、人社小程序、兰州e创、360自助服务系统等信息平台,创新建设了集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驿站)、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于一体的就业服务系统。该系统面向群众、企业、基层,以3公里服务为半径,提供零距离、零遗漏、零延误的高效便捷公共就业服务,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求职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就业信息和服务。
零工市场成灵活就业人员温暖港湾
前不久,红古区居民吴小红在“金城就业360红古区服务之家”办理失业登记。工作人员详细记录了她的个人信息及就业意愿等内容,并将吴小红的就业意愿与他们收集的岗位信息进行匹配,为她重新打开了就业选择之门。
据了解,“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完善良性互动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机制,实现劳动者和用工单位“双向奔赴”。建成以1个市级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为统领,8个县区区域性、专业化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为支撑,N个零工共享驿站为延伸,多个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动的“1+8+N+X”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评定了15家星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建了兰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发展壮大,为重点群体高质量实现市场化就业、用人主体高效能获得人力资源服务保障奠定基础、提供支持。2024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693场,为3.28万人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新建成的9家零工市场和44家零工驿站已成为灵活就业人员的温暖港湾,累计服务零工人员7.39万人次。
兰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中枢支撑+网点服务”为支撑,在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布局建设了300个“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配备就业专(兼)职工作人员1347名。统一标识名称、服务清单、服务台账、办事流程、管理系统、人员配备,制作《“金城就业360”服务手册》并下发各级工作人员,标准化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14类共38项服务事项,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34万人。
搭建一站式就业创业快车道
“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打造优质高效的创业带动就业扶持机制,助力更多创业市场主体“扬帆启航”。通过政策赋能、基地孵化、资金扶持、培训助力、活动引领五位一体扶持模式,搭建一站式就业创业快车道,打造全链条金城创业圈。
据了解,2024年开展创业培训1.93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创业补贴184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陇原惠岗贷、陇原创业贷17.81亿元;高频次举办创业活动20场次,在“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分别获得9个省赛和1个国赛奖项,兰州市被授予“突出贡献奖”,获得甘肃省“东数西算”创业创新大赛2个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构建出不同层级、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布局合理的创业孵化平台体系,扶持各级创业孵化平台25家次,发放扶持资金425万元,提供孵化面积146.36万平方米,带动1.6万余人就业。
“大学生就业创业驿站组织了大量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各种就业信息,增加了我们的就业选择。”即将毕业的兰州财经大学大学生韩玉说。城关区在辖区8所高校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驿站,既有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还有职业指导工作室、心理咨询室。2024年全年,这些驿站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
据了解,“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优化就业服务。2024年,全市建成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25个,组织开展政策宣讲、职业体验、就业指导、校园招聘等活动429场,服务高校毕业生10.5万人次。为校企双方疏通了郁结,打通了脉络,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同时为大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指明了方向。
打造兰州职业技能培训新名片
“这个家政技能培训太实用了,学完就马上能找到工作。”在参加了兰州众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的学员郭艳开心地说。
“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构建匹配供需的职业能力提升培训机制,纵深推进建设“技能兰州”。围绕1139工作部署,兰州市人社局以服务“3+2”现代产业体系和“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目标,紧扣“技能兰州”建设总体要求,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了以项目制培训为牵引、以品牌培训为特色、以课程创新为依托的兰州职业技能培训“新名片”。示范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超10.32万人次,培训取证率同比提高10余个百分点,构建完善三级高技能人才培育载体布局,为促进兰州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
健全精准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去年年底,“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评估论证会在兰州召开。与会专家代表从不同的专业视角对“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评估和热烈讨论,对兰州市公共就业服务的可及性、均衡性以及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认为,“金城就业360”是一个全方位全包围的就业服务体系。希望兰州市继续挖掘特色,把“金城就业360”做成兰州市的另一张名片。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副总编辑陆文认为,“金城就业360”公共服务体系之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并且在开展的调查问卷和评估里面获得很高的点赞是有原因的。一是品牌的易传播性,二是服务场所的可及性,三是服务的完整性,四是设计的统一性,五是宣传主动性,六是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宏观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王永奎说,“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是全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亮点是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全覆盖,有“全”“新”“快”三个特点。“全”是把整个就业服务体系所涵盖的内容都涵盖进去了;“新”是具有创新性,由第一个“全”的特点创造出了大就业的服务体系;“快”是兰州市公共就业服务提升项目是在2023年开始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这么大的项目,非常了不起。王永奎建议,继续做好“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探索和推广,并加以提炼,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边,促进区域就业,扩大区域合作。
兰州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兰州市将继续深化“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扩大服务覆盖面,确保各类劳动者和用工主体都能享受到精准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记者手记
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彰显城市治理温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兰州市创新打造的“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以“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目标,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不仅为劳动者架起了一座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更探索出一条以高质量就业服务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过去,零工群体“马路蹲活”的场景折射出就业服务的短板。兰州市以“1+8+N”零工市场(驿站)服务体系破局,让灵活就业者从风吹日晒的街头走进设施完备的“温暖港湾”。9家零工市场、44家驿站累计服务7.39万人次,免费早餐、技能培训等贴心服务,彰显城市治理的温度。这不仅是对零工尊严的守护,更是对城市人力资源潜力的深度激活。
“金城就业360”的亮眼之处在于“全”而“精”。从市、县区到街道、社区的四级服务网络,300个“服务之家”覆盖城乡,1347名专兼职人员化身“就业管家”,政策咨询、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38项服务一揽子集成。针对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精准施策,25个高校驿站、429场校园活动破解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创业担保贷款、孵化平台扶持等组合拳,让1.6万余人端稳创业饭碗。这种全周期、全链条的服务模式,让就业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兰州以就业服务小支点撬动城市发展大格局,这份“民生答卷”启示我们:当公共服务真正贴近百姓需求、呼应时代脉搏,便能成为激活城市活力、提升幸福指数的金钥匙。未来,期待“金城就业360”持续升级,为西部乃至全国就业服务创新提供更多范本。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文/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11日就业服务"就在身边" 今年甘肃就业援助月活动已帮助就业8000余人
- 2025年01月19日咱社区有了“妈妈岗”!兰州市城关区雁园街道中河社区甘肃省巾帼家政服务驿站托起就业服务民生事
- 2025年01月17日兰州市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联合8所高校开展高校行专项活动
- 2025年01月10日兰州市城关区推动就业质和量双提升 全力构建“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