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何以中国——春节期间甘肃文旅市场火爆:消费活力、非遗魅力与景区吸引力的多重奏

 2025/02/21/ 09:29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张春燕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春燕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是团圆的时刻,更是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消费升级、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契机。

  2025年春节期间,甘肃省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全省文旅市场呈现出繁荣有序、热闹非凡的景象,共举办春节主题文旅活动1418项,累计接待游客18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1.9%。全省文旅市场在消费活力、非遗魅力和景区吸引力的多重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5春动·开年大集”促消费活动启动现场(图片来源:奔流新闻记者 玄丝雨 摄)

  消费市场百花齐放 点燃新春经济引擎

  春节假期,甘肃各地紧抓消费旺季,以“春动·焕新”消费季为主题,开展了2025年一季度全省消费促进活动。甘肃省商务厅数据显示,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全省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达2.87亿元,同比增长2%,消费动力强劲。

  兰州市率先启动“2025春动·开年大集”促消费活动,精心策划了“甘香四溢·乐享年味”年货大集等67场活动,围绕甘肃特色美食、年货特色商品,在全市86个点位开展联动促销。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特色的地方美食,从精美的年货礼盒到时尚的数码产品,应有尽有,为广大市民送上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热闹红火的消费盛宴。

  金昌市金川区则通过发放30万元电子消费券,刺激日用品消费。这一举措不仅让消费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有效带动了当地商贸企业的销售增长。在各大商场和超市,消费者手持消费券,精心挑选着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商场内的销售额也随之水涨船高。

  甘南州、天水市、庆阳市、酒泉市、兰州新区等地也纷纷结合本地特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美食节、年货会等促消费活动。甘南州的“金蛇迎新春·惠享甘南味”年货节,将当地的特色藏式美食、手工艺品等集中展示销售,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藏族文化风情;天水市的年货大集上,特色的天水花牛苹果、甘谷辣椒等农产品备受青睐,成为游客们馈赠亲友的佳品。这些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与此同时,餐饮市场也持续升温。年夜饭、团圆饭、亲朋聚餐等成为消费热点。省商务厅与兰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甘味美食惠陇原·品牌年货贺新春”餐饮促消费系列活动,各地餐饮企业积极响应,推出特色菜品和优惠套餐。全省知名餐饮企业围绕消费热点开展年菜展销、年夜饭预订等活动,热门餐厅年夜饭“一桌难求”,部分餐饮平台年夜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一倍。在兰州市的一些老字号餐厅,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接受年夜饭预订,许多家庭早早便预订好了座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年夜饭,共享团圆时刻。

  此外,甘肃省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宣传持续发力,政策知晓度、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带动3C数码产品等销售逐步升温。据统计,截至2月4日12时,甘肃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申报25455单,实现销售额18840.6万元。消费者纷纷抓住这一政策机遇,将家中的旧电器、旧手机等进行更换,采购新的年货,掀起了一股“焕新潮”。

  “我们的春节·人类的非遗——甘肃非遗贺新春”暨2025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全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图片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非遗民俗大放异彩 解锁文旅融合密码

  2025年是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非遗过大年”成为甘肃文旅的重头戏。全省各地纷纷推出非遗展演、社火巡游、年俗灯会等特色活动,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1月14日,由省文旅厅主办的“我们的春节·人类的非遗——甘肃非遗贺新春”暨2025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全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在武威启动。春节、元宵节前后,全省各市州共开展了270余场次线上线下非遗传承实践与传播展示活动。

  在张掖市甘州区滨河新区玉水苑迪士嘉游乐园里,张掖云海民俗文化艺术团的演员们在大年初一就为游客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绣楼招亲、猪八戒背媳妇等传统民俗文化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2000多名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演员们精湛的技艺、生动的表演,让现场的观众们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小朋友们更是兴奋不已,跟随着演员们的节奏,欢呼雀跃,感受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临潭县,万人拔河赛作为地标性民俗活动,吸引了上万名群众前来助阵。这一传统活动绵延600多年,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2008年,临潭县荣获“全国拔河之乡”称号,2021年,临潭万人拔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比赛现场,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参赛选手们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展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围观的群众也热情高涨,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鼓劲,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除了这些,甘南州的社火巡演、武威市的春节“村晚”、靖远县的竹编画活动等各具特色的年俗活动纷纷亮相。艺人们将地方传统艺术和现代创新相结合,让更多人领略到了甘肃丰富的文化底蕴。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地春节期间共举办非遗相关活动2500余场次,参与人数约400万人次,其中乡村地区活动1700余场次,参与人数约250万人次。

  这些非遗民俗展演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也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因素。许多游客表示,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深入了解了甘肃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收获颇丰!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图片来源:张掖文旅)

  重点景区人气爆棚 特色景观魅力非凡

  春节期间,我省重点景区人气爆棚,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七彩丹霞等景区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春节期间依然热度不减。虽然冬季是旅游淡季,但莫高窟凭借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为了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莫高窟景区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和路线,确保游客能够安全、有序地参观。同时,景区还通过举办线上展览、文化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的文化价值。

  天水麦积山景区同样吸引了大量游客。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春节期间,景区内银装素裹,麦积山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游客们沿着陡峭的栈道攀登,近距离欣赏石窟内的精美泥塑,感受着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景区还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如祈福许愿、民俗表演等,为游客们增添了更多的游玩乐趣。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在春节期间也热闹非凡。冬日的七彩丹霞,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更加鲜艳夺目,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景区精心谋划,提前制定游客接待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科学研判,高效调度人力、物力和设施设备。增加车辆运营频次,加大巡逻监控,完善产品供给,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景区还强化区域联动发展,与周边景区联合开展非遗民俗展演活动,活跃新年气氛。

  2025年春节,公航旅集团旗下各景区备受欢迎,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为蛇年新春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氛围。节日期间,旅游板块共接待游客49.8万人次。

  ——崆峒山景区推出的“乙巳登崆峒‘蛇’么都有了”系列活动成为一大亮点,活动涵盖养生、民俗、文化、美食等多个领域;

  ——汉唐天马城景区的第二届凉州灯会备受游客青睐,美轮美奂、造型各异的花灯错落有致,非遗打铁花、火壶表演在夜晚绚丽绽放;

  ——贵清山景区筹备了“金蛇送福,喜迎新春”“冰雪盛宴,巳巳如意”“祥蛇贺岁,镜采时光”和舞龙舞狮及社火等传统民俗活动,让游客在这里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甘肃文旅市场在2025年春节期间的火爆并非偶然。

  从消费市场的繁荣来看,各地政府积极出台促消费政策,举办各类促销活动,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推动了消费升级。

  从非遗民俗展演的角度,春节申遗成功提升了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度,各地将非遗与年俗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让非遗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重点景区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周边短途自驾游占据主流、非遗民俗活动激活消费动能、新业态旅游异军突起、新晋景区游客增长较快等新趋势也为甘肃文旅市场的火爆增添了助力。

  新的一年,甘肃文旅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文旅产品,推动甘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甘肃文旅的魅力持续绽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