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振琴与杨沛林老师设计的“豆池感知游戏”,沉浸式的探索体验促进孩子们感知觉的发育。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兰州新区报记者 姜波
2月18日,在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兰州新区院区儿童康复科,康复治疗师正在为炎炎与依依(化名)进行社交情境模拟训练。医院绿色走廊里,不时传来老师们耐心又温柔的教导声。
时间回溯至2022年秋天,年轻母亲李芳(化名)经过多次艰难尝试,通过试管技术孕育的龙凤胎炎炎与依依,提前8周降临人世。
出生时,哥哥炎炎体重仅1700克,妹妹依依体重1600克。这两个身形瘦小的生命,一出生便迎来了人生的首场严峻挑战。他们在保温箱中度过了生命最初的30多个日夜。随后进行了9个月的家庭干预训练后,依旧无法坐立、爬行,运动发育明显滞后,四肢肌张力偏高,且存在异常姿势。
辗转多家医院、不断尝试,两个孩子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转机于2023年6月出现。在省康复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炎炎与依依的运动康复进程重新启动。
康复治疗师何彩娟介绍:“每年在我们科室接受康复治疗的6岁以下儿童超过200名,对于这类小患者,我们拥有一整套全面、科学且系统的评估体系,以及行之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对炎炎与依依的康复充满信心。”

刘小燕老师通过手工制作,增强孩子们双手的精细动作和协调配合能力。
很快,由12人组成的早期干预团队为兄妹俩量身定制了康复方案——在日常生活的自然场景中,开展趣味化、生活化和游戏化的适龄活动。
物理治疗师借助各类运动治疗游戏,适时引入辅助器具,帮助孩子重建运动模式,促进粗大运动发育;
言语治疗师通过丰富的环境刺激、感知互动游戏等方式,唤醒孩子的语言中枢;
作业治疗师则将促进精细运动发育融入游戏、玩耍及日常生活之中,以兴趣和动机为导向,全方位促进两个宝宝各方面技能的提升,助力他们逐步回归正常发育轨道。
同时,省康复中心医院依据甘肃省残联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政策,为这个家庭申请了每年2万元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并减免了托养楼的住宿和物业费用。
历经近500个日夜的不懈努力,炎炎与依依医学病历本上代表身体机能的量化指标逐渐向好:肌张力指数下降了70%,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得分提高了7个百分点。两个小宝贝如今已能灵活地翻开童话书,独立用勺子进食饭菜,和小伙伴一起追逐嬉戏,甚至还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何彩娟与刘文强两位老师通过“楼道平衡车探索活动”,锻炼孩子们的核心稳定性和四肢的协调能力。(本文图片均由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提供)
“这并非故事的终点。”康复治疗师张万强指着墙上的《入学准备计划表》说,今年下半年,兄妹俩就该上幼儿园了,目前治疗团队正在为孩子们设计社交情境模拟课程,训练孩子们对“老师”“同学”等称谓的认知。
听着张万强的介绍,记者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旁边两个小宝贝吸引了过去。阳光下,两个曾被预言“可能站不起来”的小天使,正迈着摇摇晃晃的步伐,丈量着爱的广度与生命的韧性。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21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农业气象预警信息
- 2025年02月21日定西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 2025年02月21日兰州开通14条公交专线护航春季学生开学
- 2025年02月21日陇西:创新“六小服务”工作法 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