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守护千年丝路瑰宝

 2025/02/25/ 08:25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颉满斌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春日的天水市麦积山景区,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暖阳下,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麦积山石窟更显庄严神秘。石窟内,栩栩如生的佛像线条柔美、神态万千,仿佛在讲述着古时的传说。

  2月20日一大早,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主任马千同往常一样,投入到石窟的保护工作中。回想起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时的情景,马千仍难掩激动之情。

  赓续“莫高精神”,让石窟焕发新光彩

  马千的工作,便是日复一日地在石窟中为文物“看病”。“就拿第30窟来说,90平方米的壁画、21身塑像,我们团队计划用两年时间修复。时间很紧,工作得抓紧。”马千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文化遗产保护,既要耐心细致,更要科学专业。传统技艺结合现代检测分析手段,才能够保证“修旧如旧”。近年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申请的一系列保护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复,解决了石窟岩体加固、生物微生物防治、栈道安全稳定等难题。如今,古老的麦积山石窟已焕发出新的光彩。

  “我们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工作提质增效。”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岳永强介绍,该所构建起“三维监测—病害分析—精准修复”技术体系,加大了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持续开展塑像及壁画制作材料、工艺、病害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此外,该所还初步搭建起针对文物载体及本体的监测管理平台,探索以日常保养维护和监测为基础的预防性保护理论、方法和技术等,不断提升麦积山石窟的保护能力和水平。

  马千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赓续“莫高精神”,把文物保护好,让麦积山石窟保持更好的状态,长久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打造三维传播体系,实现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每年出版学术文集《石窟艺术研究》、举办“麦积山石窟雕塑论坛”……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张铭告诉记者,近年来,麦积山石窟的研究工作正在全面推进。

  张铭介绍,2019年,他们开始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撰写麦积山石窟历史上的第一本考古报告。考古报告如同为每一个石窟“著史立说”。虽然过程艰苦且漫长,但是这一工程将科学系统地保存麦积山石窟的完整信息,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

  经过数年努力,目前《麦积山石窟考古报告》第1—4卷同步推进。第1卷初稿已完成编写,计划于今年出版。

  在文化传播方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打造了“数字呈现—实体展示—国际传播”三维传播体系。该所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制麦积山石窟的代表性龛像,实现了经典造像和洞窟的异地亮相。

  “未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将继续以系统性和整体性为考量,以麦积山石窟的价值完整性和真实性为主要目标,加速保护规划修编进度,推进《麦积山石窟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该所所长李天铭说,麦积山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当务之急是深入思考如何加强保护与研究,努力让麦积山石窟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