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乡风润心田
每日甘肃网2月25日讯 据定西日报漳县报道(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李志斌)近年来,漳县以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为目标,通过创新宣传形式、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等举措,推动全县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让文明之花绽放在乡村每个角落。
创新宣传形式,新风理念入民心。漳县各乡镇因地制宜,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文明理念。在盐井镇汪家庄村,一支由村民组成的快板宣传队活跃在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和朗朗上口的快板词宣传婚事新办、抵制高价彩礼。“快板一打响连天,父老乡亲听我言;高价彩礼咱不要,金钱难买好姻缘……”欢快的节奏和贴近生活的案例,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东泉乡则推出“板凳会”宣讲模式,每月组织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或村民院落中,围绕移风易俗、法律法规等主题开展面对面交流。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倾听群众意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主动参与文明乡风建设。2024年来,全县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宣讲活动超200场,覆盖群众逾万人次。
党员示范引领,榜样力量树标杆。漳县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头雁效应”,将移风易俗纳入党员教育体系。在殪虎桥镇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承诺红白事简办、抵制铺张浪费,并通过主题党日活动、“道德模范”评选等,挖掘身边典型事迹。林泉村青年李春红在村“两委”劝导下,主动简办婚礼,成为婚事新办的典范。各乡镇还通过“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等平台,将文明行为量化积分,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党员干部带头、积分奖励激励,双管齐下推动村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践行’。”东泉乡党建办主任骆凤详说。
健全长效机制,文明实践润乡土。为巩固移风易俗成果,漳县将文明新风培育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婚丧嫁娶标准,建立红白事报备制度;殪虎桥镇将移风易俗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结合,组织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寓教于乐传递文明理念。此外,漳县通过“线上+线下”监督机制,依托村民微信群、村务公开栏等渠道公示典型事例,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监督”的氛围。盐井镇汪家庄村村民裴转秀感慨道:“现在人情负担轻了,邻里关系更和睦,大家的心思都放在了发展产业上。”
下一步,漳县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推广“快板宣讲”“板凳议事”等创新模式,让移风易俗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24日【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厚植乡村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我省深化移风易俗推动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 2025年01月31日【网络中国节·春节】兰州市城关区雁滩大桥社区:推动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婚嫁新风
- 2025年01月28日“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祥和过新年”——兰州市城关区2025年文明过春节倡议书
- 2025年01月23日【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兰州市城关区开展“移风易俗迎新春 文明新风添年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