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宕昌县南河镇:产业振兴奔富路 和美乡村展新颜

 2025/03/04/ 10:13 来源:陇南日报 通讯员 刘治学 王晓勇

南河镇:产业振兴奔富路 和美乡村展新颜

  陇南日报通讯员 刘治学 王晓勇

  春寒料峭,万物复苏。宕昌县南河镇,大族村村道干净整洁,孩子们在广场游戏玩耍,议事长廊里群众在召开说事会,农贸市场上货物齐全、人流涌动,文艺演出在南河村文化广场举行;高桥村康宕养殖家庭农场8万多只肉兔销往四川、重庆;路固村休闲公园、高桥等示范村的文化长廊和生态长廊生机勃勃……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南河镇以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为重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生态优先、绿色环保的原则,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夯实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全力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在先后完成朱各沟等4村示范村建设后,2024年实施大族村建设示范村建设,补齐民生短板,书写幸福民生答卷。

  南河镇以打造旅游“驿站”和商贸物流集散地为目标,对大族村等镇区58家商铺经商环境整体提升,栽植绿化树种、改造提升排水渠沟和人行道,对商贸街路面铺油、修复硬化巷道、安装太阳能路灯、改造提升文化广场,打造绿树成荫、干净整洁、生活殷实的和美乡村。以国道和省道为经络打造红色旅游文化长廊和生态长廊,新建路固村休闲公园、绘制宣传文化墙、制作浮雕墙。提升改造农家乐、农家客栈,打造旅游“驿站”,拓宽文旅融合发展业态,种植鸢尾花、荷兰菊、月季等花卉,补植紫叶李、柏树、樱花、云杉等树种,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成就斐然。

  正在公园打卡拍照的村民闵爱霞说:“大族村变化特别大,修了花园,安放了垃圾箱,环境变美了,心情也舒畅。”

  抓产业、促发展,乡域经济实现新突破。南河镇以食用菌、中药材、草畜、土蜂等特色种养殖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助农增收。创办泽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全镇范围内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在八路川村建立畜牧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提升南河镇养殖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畜牧养殖业竞争力,已出栏肉牛400余头。八路川村建成木耳种植基地,投放菌棒9万棒,采收干木耳8000多斤。茹树、任藏等村大力整治撂荒耕地,建成2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1800亩。高桥、大族等村鼓励引导能人大户创办综合性家庭农场,推动特色产业与脱贫人口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水平。去年刚入冬,南河镇党员冬训和群众法制宣传教育便拉开序幕,乡宣讲小分队召开冬训宣讲会,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就环境治理、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面对面宣传。随后开展“民事直说”党群活动日,组织群众畅说村里事、邻里事、烦心事,广泛收集民意,听取群众心声,共商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富民大计,统一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合力。

  大族村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广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倾力打造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基层治理平台,积极办理民生实事,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文明示范家庭”评选活动,全面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热情,实现“静态维稳”向“动态创安”转变,努力让发展更有高度、民生更有厚度、幸福更有温度。

  南河镇党委书记李文表示,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三城五地”战略和县委“1346”总体工作思路、“693”工作布局,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党建引领,主动融入全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在党的建设、脱贫成果巩固、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凝聚团结奋进强大合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南河,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