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文明实践搭台 提升科学素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请帮我绘制一幅春景图。”科普志愿者何小华向人工智能软件发出指令。几秒钟时间,一幅春光灿烂、令人心仪的景色图便跃然纸上。
在嘉峪关市雄关街道德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人工智能展示区,智能机器人时而翩翩起舞,时而互动应答。智能机器人根据科普志愿者发出的指令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现场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何小华向群众展示智能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同时,还针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科技问题进行解答,如手机使用技巧、网络安全防范等。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涵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领域。
在国网嘉峪关供电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嘉峪关市建设路小学的孩子们在配网无人机班,近距离观摩电网巡检的“新工具”——无人机。
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灵活起飞,迅速攀升至高空,对模拟线路进行精准巡检。工作人员边展示操作过程,边详细介绍无人机在电网巡检中的重要作用。孩子们被深深吸引,眼中满是对科技魅力的好奇与向往。
连日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普及活动在嘉峪关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火热展开。
今年,嘉峪关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共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20余场,形成了以阵地资源为依托,以志愿服务队伍为基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发挥着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
“举办这类活动,旨在提高市民的科学素养,激发群众对科学的求知欲,增强大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科技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干部史金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办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因地制宜设计不同运行模式、不同活动载体、不同服务项目,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25日甘肃省9人入选全球0.05%顶尖科学家榜单
- 2025年02月14日武威市凉州区科学教育工作入选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 2025年01月24日武威市凉州区科学教育工作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 2024年12月30日3家甘肃省科学数据中心获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