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蜜环菌“坐上”小飞机
每日甘肃网3月13日讯 据陇南日报康县报道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在康县岸门口镇张家河村的田间地头,一架无人机正在不停地起飞、降落,随着它的起飞降落,一袋袋用于天麻种植的蜜环菌“坐上”小飞机到达指定目的地。原来这是张家河村阳沟山社天麻种植户李彦云正在用无人机运输蜜环菌,这也是李彦云今年种植天麻的新妙招。
“5个小时的低空运输,大约1.5吨蜜环菌就运完了,费用是2100(元),每斤运输成本约五六角钱。”无人机吊运机主陈庆利说。
天麻适宜在海拔300-700米的山区杂木林或阔叶混交林中生长。康县丰富的林草资源为天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但适宜天麻种植的半山林地,道路通行条件差,物资的运输全靠人背畜驮。今年35岁的李彦云,之前在康县阳坝、两河等地租用林地种植天麻有六七年了,每当天麻点种和采收时,他一直为菌种运不到地里、采收的天麻运不回来而犯愁。就像今天吊运的天麻菌种,虽然直线距离只有400米,无人机一个来回只要6分钟,但是要人步行到林区种植地至少得花一个小时,更别说背东西了。
“像今天无人机运输的天麻菌,如果人工背运的话,一天往返两三趟,一趟需要两三个小时,一回也就背七八十斤,半个月也背不完!而一个人一天工费最低200元,4亩多地的菌种,用无人机吊运半天时间就完成,省时省力还省钱!”在现场帮工的同村村民贾义强对记者介绍到。
李彦云告诉记者,仅今天用无人机运输蜜环菌一项,成本就节省了一半。接下来就等着点种了。
从两年前大南峪镇的机器人养蚕,到今天张家河村的无人机低空运输菌种,“农业+科技+创新”深入融合,“科技赋能”与勤劳双手,共同谱写农业产业发展新篇章。(唐亚春 豆盼盼 李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18日康县:早春时节农事忙
- 2025年02月07日康县城关镇:蚕桑连起致富路
- 2025年01月09日康县天麻喜获丰收
- 2025年01月03日康县铜钱镇: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