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平凉市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2025/03/18/ 08:1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田丽媛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平凉市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田丽媛

  全市3774名干部全覆盖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2万户,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六进宣传”“你点我检”“后厨直播”等活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平凉市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狠抓食品经营主体规范化管理,全市食品安全整体管理水平有效提高,连续四年在全省评议考核中获得A级等次。

  过程管控 贯通“监管链”

  3月14日中午,走进平凉市崆峒区果园路便民市场,地面干净整洁,摊位整齐划一,货品琳琅满目,市民们忙着选购食材。

  近年来,平凉市大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行动,中心城区24个便民市场均呈现出干净、美观的新面貌。

  据果园路便民市场物业经理康龙刚介绍,市场日均人流量达5万多人次,目前有180个商户,全面满足了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

  “请出示食品进货凭证和人员健康证明”“肉类摆放有些凌乱,请按分类摆放好”……崆峒区市场监管局西郊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正对一家商户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为保证食品安全,崆峒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检查,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我们加大对经营主体检查力度,督促市场主办方履行入场审查、日常巡查、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违法行为报告等职责。同时,不定期进行抽检和快检,确保市场供应的食品质量合格。”西郊市场监管所副所长杨小平介绍。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查,核实确定是商户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处理。”杨小平说,市场建成之初进行招商时,监管所便与市场联动,对商户一一把关,对于资质不全、存在安全隐患的商户一律不允许入场。

  不只是便民市场,平凉市先后整合资金3.8亿元,建成面制品、肉制品、豆制品集中加工区7个6万平方米,入驻小作坊350户,建设改造美食街30条,持续深化全域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规范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加大投入 强化“保障链”

  调料库、主食库、操作间……走进平凉市第一中学食堂,外观美观大气,配套设施齐全。

  “食堂共有三层,45个窗口,包含面食、米饭、炒菜、小吃等100多种菜品,可以容纳全校3700名学生同时就餐。三楼为民族餐厅。”平凉一中副校长李红学介绍说。

  为保证食品原料安全,食堂每个仓库均设防鼠板,还设有离地面超过10厘米的货架,确保防潮、防鼠。此外,为保证食材新鲜,每个操作间里都配备了冰箱冰柜,各类食材分类别放置。

  11时55分,高三学生首先来到食堂打饭。学生们只需要十元左右,就能吃到一顿丰盛美味的饭菜,而且二次加面或加米饭都是免费的。

  “学校饭菜品种丰富,实行错峰吃饭,我们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高二学生孙冒洋说,“学校定期调整菜谱,饭菜营养均衡,我们都非常满意。”

  正在学校跟随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一同检查食品安全的学生家长邓巧灵,是高一家委会成员,提及学校食堂,她满意地说:“孩子刚开始在家吃早餐,我一大早就要起床准备,孩子没胃口。后来孩子到学校吃,这里种类繁多,美味可口,而且是在早 读之后用餐,最让我放心的是在手机上就能随时看到学校后厨操作情况。”

  不只是城市,在乡村学校,食品安全更是常抓不懈。

  走进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曹湾初级中学餐厅,环境干净整洁,设施应有尽有。

  “后厨共5名工作人员,早上7点就来食堂备餐,食材每周三、日配送,由两人同时监管负责接收食材,查验质量合格后入库保存。”后厨负责人孙小兰说,今天准备做蒜薹炒肉、西红柿炒鸡蛋和米饭,饭做好后我们还给附近的两所小学进行配送。

  “以前学校为孩子准备营养早餐,后来改为营养午餐,每人按5元标准,每天不重样,孩子能吃饱更能吃好,学校给我们省了许多事。”曹湾中学九年级学生高心凌的家长在外务工,中午不能回家做饭,她对学校食堂非常满意。

  据了解,平凉市现有学校食堂499所,全部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31户企业承包经营39个学校食堂,40家大宗食材供应商为学校食堂供应食材,全部按照公开招标程序确定。

  平凉市把校园食品安全放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大局中推进,成立纪检监察、教育、财政、市场监管共同参与的市级工作专班,建立“信息周报、工作月报、阶段调度”、举报奖励等工作机制,实行“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三单管理,制定集中整治实施方案,明确十项重点任务,定期开展“回头看”。

  同时,在全省率先出台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学生餐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综合测评办法等17项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全域联动 同构“共治链”

  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提振食品安全消费信心,连日来,庄浪县市场监管局在当地农贸市场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活动现场,执法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讲全国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操作流程。同时,利用快检车等设备,对消费者挑选的各种农产品现场开展农药残留量等多项检测,并在市场公示栏处张贴快检结果单。

  “我非常关注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你点我检’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新路径,这样的活动我们大力支持。”市民王国强说,希望可以持续开展,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近年来,平凉市市场监管局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和点检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抽检和快检车“进市场、进学校、进农村”现场检测活动,并及时公布抽检结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让消费者从旁观者变为食品安全的参与者。

  针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标签存在的突出问题,近日,平凉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业务专班下沉7县(市、区)对分管食品生产和消保工作相关人员、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开展了为期5天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标签专题培训,参训人员约1500人。

  “这次培训让我获益匪浅。平时吃不准的法律细节和条款,通过培训都得以详细了解,进一步提升了食品安全意识。”华亭市华粮聚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朱玉生说,今后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细节化、专业化,依法依规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除了开展各类食品安全培训,平凉还建立健全“红黑榜”、“吹哨人”、有奖举报等制度,营造了全面发动、全域联动、全民行动的浓厚氛围,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热情持续高涨,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不断提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