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金凡裕
临潭县八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生才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后,扎根基层10余载,以满腔的热忱和坚定的信念,为乡村振兴事业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他坚守为民初心,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成为当地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面旗帜。

杨生才在走访群众(资料图)。八角镇镇政府供图
让“闲置地”变为“金招牌”
2023年,牙扎村宿营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八角镇村集体经济的“金招牌”。这座占地650平方米的宿营地,取名“花谷首品阁”,总建筑面积达146.28平方米,可同时满足50人的餐饮需求,年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
然而,谁能想到这片如今热闹非凡的宿营地,曾经只是一块闲置的荒地。那时,刚到镇政府工作的杨生才就敏锐地意识到,这里环境优美,可以发展乡村旅游。
“当时,村里有不少闲置土地,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杨生才回忆说,经过多方调研和考察,最终提出了建设自驾游宿营地的想法。
宿营地不仅吸引了游客,还要带动村里其他产业的发展。在杨生才的动员下,村民们开始发展羊肚菌、木耳、蜂蜜、生猪、肉牛养殖等产业,大家通过销售农产品、提供餐饮服务等方式,收入大幅增加。
宿营地的成功运营,不仅让牙扎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突破,更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杨生才说:“宿营地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的目标是让牙扎村成为生态旅游的示范村。”
抱团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无独有偶。与牙扎村相邻的庙花山村,同样在杨生才的带领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庙花山村位于八角镇西南面,毗邻天池冶海及冶力关风景区,交通便利,生态资源丰富。然而,长期以来,村里的经济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
“庙花山村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缺乏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杨生才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提出了“强基础、育产业、兴旅游、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并积极争取各级扶持资金。
在杨生才的努力下,庙花山村建成了39间高端民宿和10间主体功能房,发展起了民宿产业。村里还利用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修建了2处村级集体经济停车场、15间小木屋和一处彩虹滑道。2023年,庙花山村的村集体累计收入达到25.6万元。
“我们采取抱团发展的措施,牙扎村异地建设了尕庙滩游乐场,投资117万元。”杨生才介绍说,彩虹滑道和游乐场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以前村里路不好走,晚上也没有路灯,现在路修好了,路灯也装上了,村里变得干净又漂亮。”庙花山村村民李大爷笑着说。
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还需在基层社会治理上下功夫。杨生才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治理的思路,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党员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建设,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要带头干,带领村民一起干。”在杨生才的带领下,村里的党员们不仅积极参与宿营地和民宿产业的建设,还主动承担起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群众等工作,有力推动了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
“杨镇长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牙扎村村民王大姐说。
目前,牙扎村和庙花山村正朝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稳步迈进。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下去。”杨生才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20日【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刘清:让青春在家乡绽放绚丽之花
- 2025年03月19日【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张强:为绿色甘南贡献青春力量
- 2025年03月03日【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孙嘉琪:在西部挥洒青春,让梦想落地生根
- 2025年03月03日【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青春接力绘就西部新图景——甘肃“西部计划”引导青年扎根西部建设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