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马铃薯良种调运忙 基地建设加速度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王亚雄
时下,走进渭源县五竹镇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储藏室里,颗颗饱满满、摆放有序的马铃薯良种映入眼帘。一旁机器轰鸣,工人严选优质种薯,精心分类、包装。运输现场,各类运输车辆整装待发,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合作社通过建设渭源县五竹马铃薯种薯产业园,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起种植、管理、收购、储藏、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进一步增强了马铃薯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能力。“我们合作社始终把品质放在首位,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就是为了能给市场和农户提供最优质的种薯,现在已经销往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等地1万吨以上。”该合作社理事长刘永红说。
在该镇五竹村振源农机合作社里,大型拖拉机等农机设备整齐排列,维修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对农机进行检修调试,保障它们能在后续的春耕生产中高效作业。该合作社通过组建农机联合服务队,实现了全镇7个村农机全覆盖,并辐射周边清源、庆坪、祁家庙等五个乡镇,通过菜单式订单模式,为农户提供便捷的社会化农机服务。
“今年,为配合全镇马铃薯产业基地建设,已经与4家合作社160多户群众签订了社会化服务订单,面积达1400多亩,全面参与全生育期的田间管理。目前正在组织5名机手检修、调试机械设备,待土壤完全解冻后立刻投入春耕生产。”该合作社负责人李小军说。
为确保基地建设高质量完成,五竹镇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包抓责任体系,精细到每个包片具体到户到地块。同时,组建了五竹镇马铃薯产业核心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团队,全程包抓基地建设。按照“种植—管理—收购—贮藏—销售”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持续完善产业带动、就业带动、分红带动、链条带动等联农带农机制。
“我们为规划片区内367户农户免费投放马铃薯种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订单生产、保底价收购,打造出龙头企业带动示范、合作社推动扩繁、全镇近3000户农户规模生产的马铃薯种薯发展体系。预计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五竹镇党委书记孙智军说。
今年来,五竹镇紧扣“三抓三促”行动,锚定全县打造全国马铃薯育种制种基地的目标,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以抓点示范为突破口,聚焦乡村富民产业,着力在扩量、提质、延链、增效上下功夫,秉持“区域化布局、园区化聚集、链条化发展、体系化构建”的发展思路,结合“村均百亩田”建设,围绕“种薯扩繁、质量提升、科研服务、贮藏销售、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六大体系,高标准打造五竹镇千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辐射带动全镇2.47万亩马铃薯种植,助力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25日定西首家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基质生产线已上线生产
- 2024年12月31日陇南市武都区4.1万亩冬播马铃薯开播
- 2024年12月30日在山间垦出一片沃野良田——从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探索山区高标准农田发展新路径
- 2024年12月09日定西马铃薯:全链深耕 “薯”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