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陇西:彻底告别“跑渠守水”历史 农业灌溉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2025/03/24/ 09:08 来源:定西日报 记者 张蕾 莫红霞 通讯员 仲玲玲 刘飞霞

陇西:彻底告别“跑渠守水”历史 农业灌溉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张蕾 莫红霞 通讯员 仲玲玲 刘飞霞

  眼下,随着天气的日渐回暖,陇原大地春灌全面展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春,陇西县渭河中型灌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全面试运行,依靠智能化数字化新装备,对水资源进行精准调配,在保障春灌节水又高效的同时,也标志着全县农业灌溉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3月12日,在陇西县渭河中型灌区首阳灌溉管理站,随着水务管理员轻轻按下按钮,陇渭渠道闸机开启,汩汩清流瞬间溢满渠道,奔向田间地头。如此迅速高效的来水,对于首阳镇禄家门村村民陈进平来说,还是第一次遇到。

  “以前放水至少要等十几分钟到半小时水才能到地头,今天打完电话,没想到几分钟水就来了,快得很,确实高效。”

  从以时计到以分钟计,再到以秒计,高效用水的背后是智能化装备的“鼎力相助”。

  据陇西县灌溉管理所首阳站管理员刘龙刚介绍,在此之前,他们接到村民的用水电话后,需要从管理站跑到到闸机房手动开闸放水,开车最快也要20分钟到半个小时,经常跑断腿不说,还无法第一时间满足农户浇地需求。特别是汛期,如果遇到大暴雨,管理员还没跑到闸机房开闸泄洪,来势汹汹的洪水就很有可能已经造成了危害。现在,有了智能控制装置的加持,即便自己在几十公里之外,手机就能操控设备,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刘龙刚兴奋地说,“现在控制柜从远程控制是以秒计算,1秒钟左右这边设备就会进行响应。原来,它10分钟或1小时来才会响应。管理人员由原来的二三十人,精简到现在的十个人,老百姓非常满意。”

  陇西县渭河中型灌区是水利部公布的《全国中型灌区名录》中的重点中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9.05万亩。近年来,陇西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四抓一打通”为目标,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切实强化水资源监管,全力推进引洮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别实施了甘肃省陇西县渭河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该项目对陇渭渠、堰丰渠、中渠、陇丰渠、渭丰渠及渭北电灌6条渠道和5处渠首进行了维修改造及河道疏浚。改造干渠23.712千米、支渠48.77千米,改建和新建各类渠系建筑物共计130座,并完善灌区信息化建设。

  陇西县中型灌区智能化管理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智慧水利网络,实现了灌区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跨越式升级。当前,首阳灌溉管理站实现智能化的渠道有陇渭渠、堰丰渠和中渠,渠道总长27公里。通过66处智能分水口的自动化控制,实现水量精准调配。管理站从收到用水需求,到派出管理人员开关闸响应,时间由原来平均20分钟缩短到1秒。依托先进的物联网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实现秒级分水口切换,实现水的高效利用,节约水资源。

  目前,首阳灌溉管理站智能化系统已辐射灌区0.7万亩耕地,惠及1.33万农业人口,涉及首阳镇的7个行政村25个社。高效的水资源利用,将有望使首阳镇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亩均增收20%。村民也可随时随地联系灌溉管理站制定配水计划、提交用水申请,彻底告别“跑渠守水”的历史。

  眼下,随着天气的日渐回暖,陇原大地春灌全面展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春,陇西县渭河中型灌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全面试运行,依靠智能化数字化新装备,对水资源进行精准调配,在保障春灌节水又高效的同时,也标志着全县农业灌溉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3月12日,在陇西县渭河中型灌区首阳灌溉管理站,随着水务管理员轻轻按下按钮,陇渭渠道闸机开启,汩汩清流瞬间溢满渠道,奔向田间地头。如此迅速高效的来水,对于首阳镇禄家门村村民陈进平来说,还是第一次遇到。

  “以前放水至少要等十几分钟到半小时水才能到地头,今天打完电话,没想到几分钟水就来了,快得很,确实高效。”

  从以时计到以分钟计,再到以秒计,高效用水的背后是智能化装备的“鼎力相助”。

  据陇西县灌溉管理所首阳站管理员刘龙刚介绍,在此之前,他们接到村民的用水电话后,需要从管理站跑到到闸机房手动开闸放水,开车最快也要20分钟到半个小时,经常跑断腿不说,还无法第一时间满足农户浇地需求。特别是汛期,如果遇到大暴雨,管理员还没跑到闸机房开闸泄洪,来势汹汹的洪水就很有可能已经造成了危害。现在,有了智能控制装置的加持,即便自己在几十公里之外,手机就能操控设备,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刘龙刚兴奋地说,“现在控制柜从远程控制是以秒计算,1秒钟左右这边设备就会进行响应。原来,它10分钟或1小时来才会响应。管理人员由原来的二三十人,精简到现在的十个人,老百姓非常满意。”

  陇西县渭河中型灌区是水利部公布的《全国中型灌区名录》中的重点中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9.05万亩。近年来,陇西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四抓一打通”为目标,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切实强化水资源监管,全力推进引洮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别实施了甘肃省陇西县渭河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该项目对陇渭渠、堰丰渠、中渠、陇丰渠、渭丰渠及渭北电灌6条渠道和5处渠首进行了维修改造及河道疏浚。改造干渠23.712千米、支渠48.77千米,改建和新建各类渠系建筑物共计130座,并完善灌区信息化建设。

  陇西县中型灌区智能化管理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智慧水利网络,实现了灌区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跨越式升级。当前,首阳灌溉管理站实现智能化的渠道有陇渭渠、堰丰渠和中渠,渠道总长27公里。通过66处智能分水口的自动化控制,实现水量精准调配。管理站从收到用水需求,到派出管理人员开关闸响应,时间由原来平均20分钟缩短到1秒。依托先进的物联网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实现秒级分水口切换,实现水的高效利用,节约水资源。

  目前,首阳灌溉管理站智能化系统已辐射灌区0.7万亩耕地,惠及1.33万农业人口,涉及首阳镇的7个行政村25个社。高效的水资源利用,将有望使首阳镇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亩均增收20%。村民也可随时随地联系灌溉管理站制定配水计划、提交用水申请,彻底告别“跑渠守水”的历史。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