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庆阳市西峰区 以招商引资实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03/24/ 15:36 来源:陇东报 记者 耿洋洋

西峰区 以招商引资实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庆阳融媒记者 耿洋洋

  招商引资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增强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西峰区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战略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锚定“四千四百”产业链攻坚目标,通过创新机制、精准招商、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引领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24年,西峰区共实施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67个,投资总额633.27亿元,完成省外到位资金272.86亿元,同比增长48.89%。

  创新机制 点燃招商“强引擎”

  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招商工作,化身“招商尖兵”,主动出击寻找合作机会;招商代表处扎根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搭建起承接产业转移的“桥梁”,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高校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成为成果转化的“助推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技术力量……

  为凝聚全员招商的强大合力,西峰区制定《西峰区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将到位资金任务细化分解至60个部门及13个乡镇街道。按照“以市为主、市区共建”原则,积极配合开展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用地征拆以及企业落地服务等工作,为项目落地筑牢根基。创新构建1个招商引资调度中心、8个产业主战链条、N个招商单元的“1+8+N”工作机制,成立招商引资调度中心,统一调度各方资源,确保招商决策科学精准、执行高效有力。8大产业主战链条紧扣区域优势和发展需求,从传统能源化工到新兴数字经济,从城市建设到新能源新材料,各产业链协同发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N个招商单元充分激发各方面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格局。

  2024年,西峰区精准谋划储备风电制氢融合生物质碳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年产10万吨浸没式算力/数据中心冷却液制造项目、西北陆港智慧物流园等一批高可行性论证项目,为招商推介提供了坚实的项目支撑。

  精准出击 收获招商“丰硕果”

  项目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西峰区紧盯重点产业和优势资源,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优质项目加快落地生根。

  走进西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甘肃润庆精细化工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作业。该项目占地83.99亩,总投资1.56亿元,采用“一体规划、分步实施”模式建设,计划三期完成,5年内建成投产。一期项目计划于今年5月建成,6月全面投产,预计年产值6000万元,将进一步完善西峰区精细化工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秉承“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的理念,西峰区紧密关注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前沿动态、目标企业及重点区域,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扎实开展前期对接工作。科学规划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外出考察方案,坚持“带着诚意去、携着意向归”的理念,邀请意向企业前来考察,通过实地参观有力促进项目签约。

  2024年,西峰区共开展“走出去”精准对接34批(次),考察企业124户。开展“请进来”招商活动95场(次),吸引248家企业考察洽谈,累计对接企业533户。成功签约庆阳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甘肃移动绿色数据中心等18个项目,签约金额220.64亿元。

  优化环境 打造招商“强磁场”

  西峰区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生成落地机制和惠企政策“不来即享”机制,组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办公室,出台运行实施方案,围绕用地征拆等关键环节,分解兰洽会签约落地服务清单,对项目从立项到投产涉及的36个关键环节,提供“一站式”帮办代办,优化项目落地流程,破解瓶颈制约。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西峰区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专班化+清单化”“市场化+效益化”“闭环化+具体化”的工作机制,推动政府服务向精准化、高效化方向转变,有力促进招商引资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投产。

  2024年,西峰区聚焦企业反映的难点问题,实行保姆式服务、专班化推进,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服务保障,纵深推进“千名干部帮千企”行动,发挥亲商帮企服务工作队专项小组职能作用,确定162名领导干部包抓226户企业,成功协调解决瑞华能源天然气供应、同欣科技临时用地、寰泰项目供水管线改签等疑难问题156个,引导企业创新技术、优化管理、转型升级,全方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